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老铁留不住宿华

"老铁"成全了快手,也同样坑惨了快手,近期直播翻车典型案例几乎都是快手的"老铁",老铁经济最终未能崛起,也未能留下宿华。

文丨BT财经 无忌

 $快手-W(01024)$  快手不快,股价持续下跌。

面对一系列问题,快手的掌门人宿华撑不住了,选择卸任CEO。将快手的"烂摊子"直接丢给了快手首席产品官程一笑。

这进一步加剧了快手股价的下跌,截至10月31日收盘,快手股价为103.500港元,较高峰值时期的417.80港元/股,下跌了75.2%,市值蒸发13100多亿港元。

快手高管焦虑症?

不知道宿华看到比自己年轻一岁的张一鸣退休什么感想,但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步其后尘,肯定是有较大的触动。相同的是,两人都是互联网大佬,都是在不惑之年以前退休。不同的是,张一鸣算是功成身退,而宿华却被业内视为快手的"逃兵"。

因为同样是短视频平台,抖音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全面发展喜人,而早抖音三年面世的快手却面临巨大的经营危机:亏损严重、用户增长已到天花板、海外市场不顺利。这些问题的堆积和循环,让快手不再是资本的宠儿,股价持续下跌,已经说明资本不再看好。

如此众多的难题,已经让高管形成集体焦虑。9月28日高级副总裁、快手运营负责人严强刚刚离职,仅一个月后创始人宿华也成为一个"逃兵"。

据媒体报道,快手在以30亿元的天价赞助央视2020年春晚后,平均日活跃用户突破3亿,但靠砸钱砸出来的月活必定很难持久,不久之后快手的平均日活就跌破3亿。

财报显示,2020年二季度、三季度,用户均在3亿以上,分别为3.02亿和3.05亿,但在四季度迅速回落至2.65亿,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平均日活也低于3亿人,分别为2.95亿和2.93亿,虽然一直在3亿下波动,但始终再难突破3亿,用户再没有明显增长,这也成为快手高层的焦虑。

快手另一个高管严强离职的时候,就让行业对宿华的去留产生了猜测。因为严强一直被认为是宿华的嫡系部队,是亲信中的"亲信",从实习生阶段就开始跟随宿华。虽然严强做到了高级副总裁的位置,但业内认为严强在快手的商业化和运营两个业务上,都未做出显著成绩,尤其运营数据并未达到预期,严强的离任有快手员工就直言称为是"程一笑的胜利"。

据悉,在2019年8月快手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时,宿华有过退意。或许是担心担上"套现"跑路的骂名,也可能是真的想把快手做好,隐忍了2年后,发现快手并不"快",和竞争对手抖音相比,已经全面落后,尤其是广告收入上,快手和抖音相比,已经远远落后抖音。

以2019年的快手是74.2亿元,而抖音是500亿元,两者的差距是426亿元,而2020年快手为219亿元,抖音为1200亿元。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被越拉越大到近千亿元,这是一个根本无法追赶和超越的差距,也是让宿华感到"绝望"的差距,即便快手在今年2月上市,也依然未能缩小差距。

此时宿华选择"退休"已经是"留了一手",给自己留足了面子,身家也足以"笑傲"互联网江湖。根据快手上市招股书显示,IPO前宿华持股12.68%,以实时的快手市值来计算,宿华的身家依然高达549亿港元。

老铁们害惨了宿华?

不可否认的是"老铁"成全了快手,也同样坑惨了快手。

近期直播翻车典型案例几乎都是快手的"老铁",辛巴的假燕窝事件和网红二驴子夫妻卖假货事件,对快手的伤害巨大。曾经这些"网红老铁们"一度给快手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收益,直播收入长期占到快手收入的一大部分,2017年一度高达95.3%,即便最近两年有所下降,到2020年依然接近70%。随着这些"老铁们"不断翻车,已经给快手的口碑和声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宿华对这些"老铁们"或是又爱又恨,却拿不出对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双十一来临之际,宿华的离任多了一丝悲凉和无奈。

和其他购物平台早开始为双十一预热不同,2021年作为"短视频第一股"的快手格外低调,在随处可见的电商混战中,几乎看不到快手的身影。是受"老铁们"频频翻车影响,还是快手提前投子认输,已经引发各界猜测。

就在一年前,快手在电商业务上还叱诧风云。"快手一哥"辛巴曾力压李佳琦、薇娅,成为直播带货第一人。在2020年双11期间,薇娅和李佳琦销售额分别为83.5亿元、57.9亿元,辛巴在2020年双十一销售额远高于薇娅和李佳琦,达到了88亿元。

在辛巴假燕窝事件翻车后,快手选择了沉默,因为如果发声挺辛巴,将得罪全网的消费者,而挺消费者又将得罪辛巴。

相信宿华在那一刻是无比纠结的,也是难以抉择的。该事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辛巴与快手的关系由亲密逐渐走到对立,辛巴想甩开快手单干,而宿华也多次表示要找个辛巴的"替代品",但无数次的尝试之后依然未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辛巴在直播间里数次对快手隔空发泄不满,快手也多次暗示了对辛巴的不满,一对合作伙伴,最终或将分道扬镳收场。

在快手发展之初,用去中心化的运作方式,让辛巴、二驴子、散打哥等内容创作者迅速成为红人,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家族,最终成为快手的头部主播。但随着各大主播影响力扩大,快手却在管理方面有所缺失,直接导致快手对这些头部主播失去掌控。

而反过来看,过度依赖头部主播,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也是潜在风险,对此宿华束手无策,竞争对手趁此抓住时机,差距越拉越大。

和头部主播的关系不睦,也引发了资本对快手的担忧。据《晚点LastPost》报道,快手开始对今年的GMV进行下调。在众人皆在抢占双十一的制高点时,快手却主动后退一步,此消彼长,或许此后快手将会被竞争对手拉开更大的距离。宿华选择激流勇退或是个明智选择,只是他此时的离去颇显的不合时宜。

双核心的隐患

和其他企业的单核心领导层不同,快手从成立至今一直实行双核心管理模式。

虽然宿华对外宣称是快手创始人,但并不是真正的创始人。真正的创始人是程一笑,他在2011年就成立了快手,而宿华直到2013年才带着团队加入快手。宿华加入快手之前,快手只是一个做GIF的工具类App,这从"快手"的名字就能看出。

做了两年后,投资人张斐和程一笑都认识到工具类APP的局限性,不转型根本无法存活,宿华就这样带领职业经理人团队"空降"到快手。

为了引入宿华,程一笑和投资人各自稀释了一半的股份,剩下的一半通过期权分给宿华和他的团队,股份之外,程一笑为了体现求贤若渴的诚意,还将CEO让贤给了宿华。这在当时被传为一段佳话,创始人让位给外来者,也为后来快手发展埋下了隐患。

快手的发展过程中,程一笑的"牺牲"最大,在快手后来招揽来银鑫和杨远熙时,程一笑又分出不少股份,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原始创始人,程一笑的股份只有10%,远低于宿华的12.68%,同时程一笑所持有的A类股票也低于宿华。

但程一笑的牺牲是值得的,在宿华等新鲜血液的加入后,快手迅速改头换面,成功转型为视频社交软件,并成为短视频第一股,在上市后一度市值高达17000多亿港元。

宿华加入快手后担任董事长兼CEO,负责快手战略和关键决策,成为快手对外发声的形象人,而程一笑则退居幕后,专心做产品,负责快手内容相关产品的具体业务发展,包括电商、游戏、产品等部门。宿华和程一笑的组合像是一对"夫妻档",宿华主外,程一笑主内,在快手初期,两人合作默契,遇到问题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后再行动。这也是被外界认为是快手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这种"双核心"领导模式在快手快速上升期能够运转正常,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但随着短视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快手上市后股价不断遭受重挫,且创始人程一笑还要向"后来者"宿华汇报,一些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开始出现。

从宿华加入快手,虽然行使董事长和CEO的权力,但他和程一笑在快手的权责却并不清晰,两个人看起来分工明确,在没有遇到重大问题时,这样的管理边界模糊还不足以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快手遇到危机时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毕竟事情不是一个人拍板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快手员工对BT财经表示,因为有两个大领导,有些项目要分别向两个人汇报,等于一件事情要做两遍,两人中,如果有一个人不赞成,项目就会搁浅,得等他们二人沟通好之后才能定夺,这无疑会延缓办公效率,时间久了导致整个公司都很"佛系",缺乏敢闯敢拼的拼劲。

该员工称,公司内部主产品流量以及产品运营、电商、游戏、直播等相关的事务都在程一笑手里,宿华拿捏的是公司战略、投融资、公司管理。如果程一笑不给资源,宿华的管理就像"纸上谈兵"。

2020年6月,快手前50号员工"蓝天"洋洋洒洒写下了两千多字的文章--《谈谈我司的病》,直指快手"双核心"领导模式带来的诸多影响和问题。文章中包括"信息不透明"、"公司上下人心浮动"、"喜欢空降管理者"、"业务暗中较劲"、"部门派系林立"等问题。对此互联网投资者王强表示,这也是众多媒体唱衰快手的重要原因,他认为,互联网公司有且只有一位决策者和灵魂者是业内认可的逻辑。

宿华和程一笑也意识到这些问题,特别成立了经管委员会,其中有宿华和程一笑以及众多部门的负责人,该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减少层级沟通成本,加快决策效率,但即使成立经管委员会讨论了数月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本质问题。这也是宿华"逃离"的一大诱因,宿华将指挥棒再次返还给程一笑。

有媒体指出,让人疑惑的是,即便宿华离任程一笑依然要向宿华汇报。有文章质疑宿华虽然退隐还要"垂帘听政"。这和过去的双核心管理模式,并无本质改进。

40岁,本是年富力强的黄金年龄,但互联网大佬们却相继"隐退",前有拼多多黄峥和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后有快手的宿华。只是黄峥和张一鸣的"退休"显的从容,而宿华留下太多遗憾,在快手遭遇"四面楚歌"之际他的退隐是好是坏?程一笑能否应对抖音和视频号的双重夹击?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