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2日

注册 / 登录

宝钢陷入镍价赌局巨亏 曾一次性计提损失9.9亿

宝钢着急了。

  在镍价一天一变的日子里,宝钢集团的钱海洋(化名)必须每天半夜12点起床,牢牢盯住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镍收盘价,决定镍板的采购量。

  钱是宝钢集团下属一家子公司的员工,从2007年开始,他一直都过着这样的生活,镍价在这个周期里上演了“过山车”:2007年3月冲高到5万美元/吨,2008年底又重重跌到8000美元/吨,目前稳在了1.2万美元/吨左右。

宝钢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宝钢股份(600019.SH)在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到,“受镍及不锈钢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三季度公司不锈钢产品出现亏损,对不锈钢产品及不锈钢原料计提跌价准备9.9亿元。”

  今年4月和5月,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忍不住两次公开抨击说,“这两年全球不锈钢的产业输得很惨,宝钢也输得很惨,并不是我们干实业的干得不好,而是前两年伦敦期货市场对不锈钢主要原料——镍的炒作。”

  北京时间5月27日下午4时半,面对来自中国实业界的指责,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主席马丁·艾伯特(Martin Abbott)回应道:“有趣的是,当镍的价格一直走高的时候,我没有听到过任何的抱怨。当镍的价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全世界的不锈钢生产厂都报告了最高的利润。”

  “只有一个赢家是不对的。”马丁·艾伯特说。

  而宝钢面临的这个风险,正是产品结构转型中带来的。“越高端的产品风险越大,这就是我们转型中碰到的新课题。”宝钢集团一位人士6月5日如此回应本报记者。

  宝钢的“两种输法”

  这是继东航、国航之后,又一个大型央企爆出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大额损失。

  徐乐江对于宝钢集团具体的损失数据三缄其口。

  “宝钢的损失里面,这两种模式可能比较常见。”一位上海期货交易公司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分析说,一种是在镍价走高的时候大量囤入现货,现在由于跌价而损失巨大;另一种可能则在期货市场,其操作跟东航、国航一样,在期货市场上做多,然后在期权市场上买入看空期权。

  根据本报记者的采访了解,第一种情况已经在宝钢发生。一位宝钢集团内部人士私下承认,由于不锈钢的生产周期较长,而前几年的镍价涨跌幅度很大,宝钢的主要损失都是来自于现货。

  他打比方称,宝钢购入镍时,镍价处于高位,但制造出不锈钢产品时,镍的市场价格却已经从高位滑落,直接影响了不锈钢产品的定价。但他拒绝透露宝钢在现货市场上的具体损失数字。

  “我们也没办法,宝钢要生产不锈钢,镍价又占不锈钢成本的70%-80%。但在镍金属和不锈钢两个市场上,中国企业都没有定价权。”该人士说,镍属于稀有金属,量很少很容易被操纵。

  宝钢股份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报告中提到,“受镍及不锈钢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三季度公司不锈钢产品出现亏损,对不锈钢产品及不锈钢原料计提跌价准备9.9亿元。”

  “我不清楚股份公司这个计提是否包括了现货的全部损失。”上述宝钢集团子公司管理层人士说。

  从宝钢镍现货的采购链条来看,宝钢资源有限公司全权操盘镍金属的所有进口事宜。其现货来源渠道包括了国内最大镍金属现货提供商金川铜业,也包括了海外的供货商。

  而宝钢出现亏损的另一种可能则在期货市场。“买入一定的看空期权,本是对于期货市场上做多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但如果这个期权多于企业自身的需求,那第二种操作就有投机的嫌疑。”上述期货交易公司的负责人说。

  相对于现货市场上的损失,宝钢集团并未证实或证伪其在镍期货市场上是否有损失。

  而期货市场上各种投资组合非常多,且交易内容严格保密,所以无法判定宝钢股份或者宝钢集团是否在期货市场上有所损失,也很难估算损失的数字。

  在可能的期货损失路径上,伦敦金属交易所(LME)CEO马丁·艾伯特的估计与国内期货交易人士相似。(详见本期头版马丁·艾伯特访谈)

  也有国内的相关分析师持不同意见,认为宝钢的损失不在于没有做套期保值,而是套期保值的时机。

  “我觉得中国钢铁企业普遍损失的原因,是套期保值的时间不合适,可能是以2007年的价格高点为基数购买了中远期合同。”联合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叶洮分析说。

  在此前的公开讲演中,徐乐江说,“现在挖镍矿的人没赚钱,生产和销售不锈钢的人没赚钱,只有金融业赚了一大笔钱。”

9.9亿元辨析

  从2007年开始,不锈钢市场的价格跳水导致不锈钢生产的利润大幅缩水。

  宝钢股份的年报显示,2007年镍价大幅波动的同时,宝钢已经出现了产品价格跌幅大于成本跌幅的“超跌”情况。

  这个“超跌”,使得2008年宝钢股份“不锈钢板材”的毛利率跌至-9.39%。为此,宝钢股份选择在大宗商品的价格谷底计提损失,一次性计提损失9.9亿元。

这笔计提的损失直接造成了宝钢股份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的“难看”。该季报称,“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上升560.4%,金额上升9.3亿元,主要因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镍价的大幅走低,不锈钢产品价格亦出现大幅下滑,公司对不锈钢原料和不锈钢产品计提的跌价准备增加9.7亿元所致。”

  且从2008年开始,宝钢股份的财务报表中出现了很多关联交易方。2008年年报中,集中披露了这些关联交易方的名称。其中包括,宝钢发展有限公司、宝钢资源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都在采购和销售上与宝钢发生了关联交易,而关联交易的具体定价没有披露,只是注明为“市场价”。

  这批关联交易的数额巨大,其中采购环节的交易量为211亿余元。

  由于没有具体交易事项披露,目前无法判定这些关联交易是否转移了宝钢股份在镍交易中的部分损失。而宝钢集团对此亦不予置评。

  从上市公司现金流的数据来看,即使9.9亿元的损失也不会对宝钢股份的现金流有太大的影响。宝钢今年一季度的季报显示,其一季度的现金净额流量接近50亿元。

  且镍的期货价格已经开始止跌回稳。目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镍MNI3价位为每吨12675美元。

  “据我所知,宝钢对于衍生品市场的操作相对比较谨慎,应该不会在期货市场上有很大损失。”前述相关央企的分析师说。

  不仅是宝钢,多位有色金属分析师向记者指出,同为不锈钢重要生产商的太原钢铁损失也不小。但太原钢铁的财务报表并没有这方面的损失计提数字。

  太原钢铁2008年年报中提及了不锈钢材的产量降低,2008年共167.6万吨,比上年降低5.47%。整个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为11.10亿元,比上年降低79.11%;实现净利润12.21亿元,比上年降低72.14%。

  国资委判定:套保还是投机?

  整个2007年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都风云诡谲。

  “2007年的特殊情况在于,当时挤空头比较厉害。”一位相关央企的资深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另一家大型央企东航的损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买入大量看空期权,“被挤”造成的。

  央企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操作屡屡失当,已经引起了国资监管部门的担忧。

  2009年3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把各自在金融衍生业务方面的清理整顿结果提交一个书面报告。此前半年,2008年10月,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也开始实行。

  其中,如何认定企业的行为属于“违规投机”,还是“套期保值中的操作失当”,仍是执行政策的难点。

  国资委相关人士曾对媒体给出了三条辨别标准。其一是所“套保”的对象是不是企业真实需求的产品。其二是“套保”的方向是否和企业需求一致。其三是企业“套保”的规模是否与企业的现货需求匹配,“套保”规模最多较现货需求放大5%-10%。此后,这个放大比例有所放宽。

  宝钢2008年的年报显示,2008全年不锈钢销售量达到96.5万吨,按照“每吨不锈钢大约需要80公斤镍金属原料”,宝钢一年的镍金属需求量大概在7.72万吨左右。

  根据上述三个辨别标准,问题焦点就在于宝钢的期货仓位是否超过实际需求量的一定放大比例。

  目前,国资委评价局负责监管央企的金融衍生业务。截至发稿时,有关央企在套保方面的具体损失,记者尚未获得上述部门回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