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不得了的在线教育,很可能是虚火旺盛?
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中国的经济发生了一些以往意想不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核心,其实是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加速向互联网经济的方式转型。
在这些发生变化领域中,在线教育成了火得一塌糊涂的经济现象。
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
这成为在冬春之交疫情危险面临之下的在线教育市场,突然爆发的背景。
意见发布之后不到6天,第一轮的市场红利就如滔天海啸一般扑向所有的在线教育企业。仅仅是2月10日的武汉市,就有约90万学生集体登录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进行网络课程学习。
家长的重视,学校的需求以及社会的期望,合力将在线教育这个市场的火烧得越来越旺。
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
甚至免费为老师在线授课提供流量和视频平台的钉钉、企业微信等第三方软件,都发生了第一次的软件崩盘事件,原因就是同一时间来上网课的学生太多了。
当然这样的背景也带火了真正从事在线教育的那些平台。包括新东方在线、学而思网校、猿辅导、作业帮、网易有道、跟谁学、VIPKID、阿卡索在内的超过20家在线教育企业向全国学生提供免费或低价课程。
而在资本市场上在线教育概念股同样表现亮眼。据数据显示,自2月3日以来,截至2月26日,A股市场中的在线教育指数从最低1619.433点涨至最高2618.419点。
一时间在线教育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不是小好。但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却是一片暗流奔腾的景象。
免费的虚火
当前的在线教育市场,处在风口浪尖的企业一般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给各种在线教育的平台和网校提供视频直播以及课程管理等在线工具的企业。此类以三爱富旗下奥威亚所提供的视频录播系统为代表,在课程制作环节提供便捷可用的移动终端,为教育提供视频内容生产、课堂记录、互动教研、质量监控、教学评估等过程提供技术支撑。
但在当前在线教育内容平台不断蓬勃兴起的背景下,这种所谓在干给线教育平台"卖水"生意的公司,究竟有多大的技术和市场前景无从预料。
但相较曾经热得发烫的电子商务工具软件市场而言,这种给在线教育平台"卖水"的企业可能也不是门好生意。毕竟,在最终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决出前三强之后,电子商务软件这门生意就销声匿迹了。
而另一类就是所谓的在线教育平台,也就是组织学生和老师在线授课的这样一个平台。有的针对的是独立的技能教育,比如做英语培训的新东方和VIPKID等;有的是针对一个特殊的年龄教育,比如说针对k12的跟谁学等等。
现在看这类有内容、有客户、有市场的平台,才是在线教育的主流玩家。
当前受益于教育部的通知,以及各家平台免费课程的开放,几乎所有的在线教育平台都在这段时间获得了了一波特别大的流量。
蜂拥而至的家长和学生填满了每一个在线教育平台免费课程的空间,甚至有的平台还因为时效的延续性以及带宽问题收到家长的投诉。
2020年2月17日,各大高校开课,然而,从各个社交平台上传来的消息却是平台统统崩溃,无一幸免,对此,有学生留言,"一上午师生们转战各个平台,从学习通到课堂派,再到雨课堂,均未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显然,在过高的期待下,线上教育不仅没有迎来学生和家长的叫好,反而在技术卡顿、服务跟不上、内容简单等现实面前,原本处于发展阶段的在线教育让很多人失望了--虽然疫情让在线教育获客成本高的难题迎刃而解,然而,其转化率低的问题依旧无法改善。
而且,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再加上课程开发没有什么特色,使得很多中小的在线教育平台在第一波因免费来到的流量过去之后,后续的商务开发进展缓慢。
毕竟作为纯市场化的经营平台,各家在线教育公司还是希望以免费的课程吸引家长购买收费的服务。
虽然这一次看似免费给所有的平台损失了大量的收入,但也全面地提高家长、学生、学校等各方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水平及接受程度,渗透率快速提升。
长期来看,线下及线上教育行业或加快洗牌,在线化能力较差的线下教培机构将面对较大的经营压力,在线教育市场竞争或进一步加剧,中小在线教育机构获客成本被间接推高。
因此,并不是说免费课程带来的红利就能"普照众生"的。只有那些能提供优质的内容及服务、保证用户良好的学习体验及学习效果,以及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研发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优势的机构才能最大程度上享受本轮"流量红利"。
而其他的在线平台,现在热热闹闹的行为恐怕只能说是一场虚火。
一家挣钱的市场
事实上,自从2012年,第一家在线教育公司获得融资之后,在线教育就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然后驶入了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车道。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之后,在大量风投与PE的推动下,新开办的教育网站一度以平均每天2.6家的速度诞生,仅在2013年上半年,国内在线教育领域投资案例共25笔,披露的投资总金额约1.97亿美元,整个2013年,在线教育整个发展规模魏897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2018全年在线教育领域投资案投融案件超过60起,平均一个月2.5起,其中金额不乏上亿元的项目。
但在线教育平台烧钱的速度也是飞快的,曾经有知名的一家在线教育平台,每半年融一次资都把之前的投资人惊住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疫情之前,几乎每个在线教育企业都把大量的费用花在了获客方面。2019年10月,跟谁学创始人兼CEO陈向东曾对暑期招生大战做了分析,在他看来,行业投资人的经典算法是,一个K12大班课50元入口班,大概一个获客成本是500到600元,行业平均转化率大概率会落在25%,这意味着一个正价课学生,获客成本大概率是2000到3000元之间。
因此其实很多平台并没有把在线教育当成一个事业去做,反而是将在线教育当成一个互联网的流量生意,玩法也是互联网创业非常普遍的充流量拉高收入。
也在这种非常浮躁的市场背景之下,为了凸显自己跟其他平台的不同,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选择了精品小班课这一个赛道。
可问题是获客成本的高昂,再加上打造这种精品课程需要支出的固定成本不低,就使得几乎每一个平台开这种小班课,开一个赔一个。
而在美股成功上市的几家在线教育平台中,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挣钱的就是跟谁学。恰恰是这家盈利的在线教育平台,他做的是超级大班课,而不是小班课。
通过固定内容和选定听众的、最多甚至几百人同时上课的超级大班课,跟谁学成功将获客成本拉低到平均线以下,从在线教育的体系中找到了一条盈利的路。
跟谁学2月18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2019年第四季度营收9.35亿元,同比增长412.9%;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658.7%。2019年全年营收21.15亿元,同比增长432.3%;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1050.3%。
资本的判断
跟谁学的成功,实际上给国内的这些玩互联网概念和创业方法论的在线教育平台,树立了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榜样。
因为在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投行的这一个领域来看,如果一个行业有成功上市的企业,并且这家企业还能持续盈利,那他就会被投行做认做这一个行业后续上市企业的模板。
这意味着今后想在国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国内在线教育平台,相关的估值都要比照跟谁学的市值来评估。而由于跟谁学是盈利之后上市的,所以这使得那些玩概念和炒互联网方法的国内在线教育玩家们,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截至到今天,包括已经上市的51talk、流利说等多家在线教育公司都没有一家宣布盈利;简单来讲,大部分的在线教育公司就是依靠资本活着,而有一些没有继续融到资的企业则宣布出局,比如近期传出倒闭的兄弟连、明兮大语文等。
因此要么就拿出另外一条很可能成功的盈利之路,要么就照抄跟谁学的大班课模式。这已经成为2019年年末,2020年年初中国在线教育市场非常普遍的认同。
但这一次疫情来临之下在线教育的虚火,很可能又将许多平台的转型推迟了一段时间。毕竟是以往获客成本高昂的局面,在现在这种疯狂的情况下得到扭转。很多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可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上市企业的财报可能会显得更加漂亮,甚至会逼近盈亏平衡线。
但这都只是一时的。
资本市场关心突发事件的影响,但更关心一家企业根本的经营状态好坏。从WeWork上市折戟之后,美国华尔街,绝大多数的投行都已经转变了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健康的角度。
当前在投行看来,一家企业盈利能力的好坏绝对重于一家企业收入的多少。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这些号称客户如潮水一般涌来挡都挡不住的在线教育公司中,真正能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的还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国内在线教育平台符合国际投行眼中好公司判断的,依然凤毛麟角。
浮躁面前,确实需要具有一双看破虚妄的慧眼。而夯实基础,是每家企业能保证持续不断前行的前提。
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