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马来西亚“面人胡”:捏面人捏出满满的文化故事 (视频)

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顶呱呱。

捏的什么呀?你说是啥,就是啥!

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捏一个唐僧骑大马,

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再捏一个孙悟空把金箍棒耍。

--儿歌《捏面人

提起面人,笔者就想到了儿时听到的这首童谣《捏面人》。而与十几二十年前不同的是,面人不再是一件件仅受孩子们喜爱的民间工艺品,"做于街头,成于瞬间"的场景已不再可见;但面塑技艺已被收录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保护,以新的姿态重新书写着这份源自民间的馈赠。
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胡禄基专访
(图片 : 财经时报)

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会长胡禄基先生

近日,《财经时报》专访了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会长胡禄基先生,畅谈他与这些充满独特魅力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故事,以及未来将如何在传统文化艺术保护与非盈利组织持续经营之间保持平衡与发展。

《财经时报》:听说您是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参观时与面塑这项传统艺术结缘的,之后创办一个组织来保护和推广这项艺术。除了兴趣外还有什么动力让你创办这个组织?

胡禄基:当然。其实在我小的时候,马来西亚街头也是有面塑的,那时候就已经很感兴趣了,后来自己有一定经济能力了,从2008年开始,就尝试自己来创作一些普通的面人,也开始收藏一些别人的佳作;再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到中国馆里的动态《清明上河图》,正式与面塑结缘,因为自己也想要试一试,想要创作更加立体的叙事类的面塑作品。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从小受英文教育,很遗憾看不懂汉字,从一个个面人创造出的场景中,可以让我们华侨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这个作品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到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之所以成立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就是想成立个组织,专门以中国面塑、马来西亚风筝等这些不同于文字的艺术形式,传承、宣扬及研习中华艺术文化、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同时打造一个平台,让中国更多的民间艺术家可以来马来西亚或东南亚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让我们学习到更多。

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胡禄基专访
(图片 : 财经时报)

胡禄基说,做面塑,更重要的意义是讲好包含传统文化精髓的故事,传递出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

《财经时报》:那您这么多年来在创作面塑作品方面,总共投入了多少资金呢?其他人支持您的这项爱好吗?您目前有多少收益呢?

胡禄基:十几年下来陆续投了200多万林吉特(约合330万人民币)吧。这当然都来自我本身的职业,开设的会计事务所,所以赚的钱大多都投入到了创作、收藏面塑等各类艺术文化作品中。

来自家人朋友的阻力当然有一些,我也可以理解他们的反对,因为这么多年确实还没有赚钱。很多时候我们带着创作的面塑系列艺术品去展览,有人想要买我们的创作,我都告诉他们,"对不起,这些不卖的",所以压力也是有一些。

《财经时报》:十年坚守面人创作,您觉得目前最值得跟大家分享的成就有哪些?

胡禄基:今年跟更多的艺术家们有了交流,获得了更多的认可。12月18日,我们民间艺术家的作品作为马来西亚非遗代表,参加了由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馆长带队并开幕的马来西亚-中国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同时参展的还有中方的非遗项目"津派面塑"和"风筝魏"等。

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胡禄基专访
(图片 : 胡禄基)

胡禄基先生与“津派面塑”的代表大师王玓老师

参展过程中结识了许多中国的艺术大家,像"津派面塑"的代表大师王玓老师,她从事面塑创作20余年了,1996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老师的作品非常精巧优雅;"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老师,他们的风筝是可拆散的,可将风筝装到小盒子里方便携带;还有创新的室内太极风筝,非常独特。两位老师都大方地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手艺和绝活,甚至包括风筝拆卸的独特技艺;我也与对方达成了初步协议,希望明年能在文创产品这边与中国的艺术大家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胡禄基专访
(图片 : 胡禄基)

“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先生向胡禄基先生介绍室内太极风筝

《财经时报》:您创作面塑作品以来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最终是如何解决的呢?

胡禄基:创作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难题,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资金,很多人劝我把作品拿出来卖,但我们的艺术品其实是不卖的。解决办法,一是之前提到的,多年来都是自己开的事务所补贴费用;再就是后续会有改变,准备明年做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还有短期艺术类学生交流项目。有点像前几年一直是在积累内功,现在修炼的差不多、实力很足了,可以出去市场上一较高下了。所以我们也单独成立了一家公司,准备建立Research Centre,来专门负责盈利性的项目运营,反过来再支持中国传统面塑、马来西亚传统风筝艺术品的创作。

当然,即使是盈利性的研究中心,我们的主要目的仍旧是宣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就好比我们不会只教学生怎么画"四君子"梅兰竹菊,而是要通过他们描画、面塑的这些形象,讲好"四君子"的故事和含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圣人高尚的品德。

第二就是创作的文化精度。因为我是华侨,会说华语但是不懂汉字,在与马来西亚的面塑艺术家共同创作系列作品时需要找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英文版本去阅读和学习,大家再共同探讨,选取适宜做成立体场景的故事片段,或者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形象动作--这些书是黑白的而且都是英文,文字的短板使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理解到形成面塑作品的过程中,设置了一定的障碍;我们只好反复讨论,互相学习。

华夏(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发展协会胡禄基专访
(图片 : 财经时报)

国画《义薄梁山观沧海》与108樽梁山好汉面塑作品

印象深刻的就是创造水泊梁山108好汉的面塑作品,当时为了赶上2016年春节展览,很想加紧创作,但每一个人物的长相特点我们还是有点抓不清楚;但不能放松要求,反复改了好几次;最终花了9个月时间,完成了108樽梁山好汉面塑作品,配合王振忠老师的大型国画作品《义薄梁山观沧海》作为背景,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形成了我们马来西亚本地艺术家的第一套大型面塑作品。

《财经时报》:我们都知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非常红火,大陆故宫的一系列文创产品早就成了"网红";那么您也多次提到了后续准备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准备将传统面塑或者马来西亚风筝做一个创新。能大致谈一下您准备什么时候开始着手这件事,对文创产品有什么样的构思呢?

胡禄基:2019年我们必须开发出很多很好的文创产品出来,因为2020年就是马来西亚与中国的文化旅游年了。恰好上周我们刚刚获得马来西亚文化部门颁发的文化创意奖,得到了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的权威认证,有了这个官方认证的助力,我们筹备的面塑、风筝相关文创产品将来在市场上会更容易得到认可,顾客购买我们的面塑艺术品,都会有官方的介绍及认证书,附有文化创意奖章以及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馆长的签名,打造独特的马来西亚面塑文化创意产品IP。

但这只是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以面塑为载体,讲好包含传统文化精髓的故事,传递出传统文化宝贵的精神。其他国家的人来马来西亚,通过搜集一系列的面塑艺术品,可以了解学习到我们独特的文化故事,这就是我设计文创产品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