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2日

注册 / 登录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在清洁能源革命中的作用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在清洁能源革命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17年,中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2%和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33.6%,连续17年稳居全球能源增长榜首,也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国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以及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

根据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去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了2500万吨油量,打破了此前的增长记录。如果将不同能源的增量进行排序,中国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将分列第一和第二位。虽然中国的碳排放量相比2016年上涨了1.6%,但是已经远远低于过去10年3.2%的平均增速。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海泽儿博士(Noeleen Heyzer)在近期举办的世界华人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了世界技术创新的前沿,希望中国能够更进一步的投入到当前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与清洁能源革命

"亚洲基础设施(相比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有利的。中国的一带一路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就要求我们想出最好(解决能源)的措施。"

海泽儿认为全球能源市场中蕴含着无限的商机,估计价值12万亿美元,清洁能源所占比例也将越来越大。另外,她表示自己在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期间致力于推动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清洁能源革命,鼓励中国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希望中国可再生能源比例能在2030年达到30%。

 

联合国副秘书长诺琳·海泽
(图片 : 财经时报/王定洲)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海泽儿博士(左二)希望中国能够更进一步的投入到当前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针对部分外媒认为"一带一路"是"债务陷阱"的说法,海泽儿告诉《财经时报》"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可持续、经济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人们就不会陷入债务问题。除了交通和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我们还需要考虑(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一带一路'会影响到那些社会群体?如何确保这些群体能从'一带一路'中受益?如果边缘化这些群体,就会引起社会问题,因此在推动'一带一路'时需要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

 

除此以外,"根据项目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以及环境成本,可以相应的调整'一带一路'的项目执行方式以及和当地群体的社会关系。多听听人们担心的是什么,把批评的声音当成是信息反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变不利为有利,展示出中国好的一面,表明中国愿意倾听,找到让所有人受益的办法。这样人们就会乐于接受'一带一路'倡议,不会对'一带一路'心存芥蒂。"

为什么需要清洁能源革命?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出现空前繁荣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不平等现象。你可能不信,我们(亚洲)还有17亿人无法获得现代能源服务。当我们谈论能源革命时,实际上我们是在谈论能源贫困。当孩子在夜晚无法学习,家里处于黑暗之中,很多家庭还在使用化石燃料(煤油灯等)来照明。因此,如果我们讨论能源革命,就必须讨论如何帮助这17亿人获得现代能源服务的渠道和科技。"

另外,海泽儿表示我们正在以健康为代价享受化石燃料带来的便利和繁荣,"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经济)不会停止发展,可不幸的是当前的发展模式非常依赖化石燃料,80%的能源供给来自于化石燃料。

当我们讨论亚洲的财富和繁荣的时候,亚洲每年有140万的人死于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空气污染。因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提高再生能源的比例。"

最后,海泽儿补充说道:"亚洲擅长于自身经济的发展,我们是先发展、再处理的模式,问题是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策略,不光要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

海泽儿博士曾于2007-2015年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她也是第一位担任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女性,她还曾担任过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任。海泽儿本科与硕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