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11月22日

注册 / 登录

维权难!小学生玩游戏误充值45000元,家长退款遭拒

1万,4万,7万......花光环卫工爷爷的积蓄充值游戏,玩手游花光40万买房款,花几万买游戏装备......

疫情居家隔离以来,隔几天就能看到这类熊孩子玩游戏导致的"惨案"发生。

孩子玩游戏无可厚非,可在网游、手游上充值打赏"壕无底线",而各类网络平台对这类误充值事件的退款态度不一,各方面监管不力,家长们的血汗钱"光速"般飞出去后无法回来,着实痛心。

很多游戏注册登录是需要微信验证或者手机号验证,若孩子拿的是家长的手机,一般情况下游戏平台会默认是手机用户本人登录游戏,没有进一步的验证步骤。

进入游戏后,因为账户已经处于激活状态,这时很多游戏充值也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即便有验证步骤,大多也就是绑定身份证、输入手机验证码等简单步骤。这些对如今孩子的智商简直是"小菜"。

诸多游戏平台对充值金额不设上限,单日充值次数等均无明确约束等也是一个严重的监管漏洞。

还有,平台对充值后的提醒信息、充值账单反馈不及时,甚至没有反馈。家长很多时候不知道钱已经被花出去了。

更有一些平台诱导开通免密支付,这让认知能力缺乏的未成年的充值门槛更低,孩子们犯错的几率被无形放大。

法律法规上,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类个体实施民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或经认定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但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而未成年人的无意充值或打赏行为,仅仅是出于"玩"的心理,肯定不是"纯获利益"的行为。若孩子事前没有征求家长同意或家长没有事后追认,孩子在游戏平台的充值、打赏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游戏平台理应退款。

可在实例中,向平台申请100%退款的难度,平台退款的流程等问题非常不好解决。

最近,一位时先生的女儿在用苹果手机玩腾讯手游时,在14分钟内充值了四万五。时先生发现扣款是通过支付宝,于是联系支付宝客服,其回应款项是苹果手机的商城消费出去的,需要联系苹果方面。

时先生要求苹果方面退款,可苹果方面却坚决拒绝退款,也没有给出任何理由。后来,腾讯游戏联系了时先生,索要了一些证据后,答应退款充值金额的70%,另外30%是苹果商城的消费抽成,需要联系苹果公司退款,可苹果依旧拒绝退款。

IOS应用商城向开发者收取30%"流水税"的争议已久,此前也有用户起诉苹果此行为违反反垄断法,但收效甚微,尤其在中国。虽然其他应用平台也有类似的费用收取或其他形式门槛,但都没有苹果公司如此"霸道"。

那么这次,苹果公司拒绝退还未成年的误充值游戏花费,从法律上应如何界定呢?此举是否意味着苹果违反了中国的《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呢?这是否意味着苹果商城抽取的30%费用任何情况下都有不退还消费者的可能?期待有关部门能够跟进一下。

此外,在防范未成年人游戏充值消费的问题上,江苏省上月已约谈了网易、腾讯、抖音、虎牙等16家企业,要求企业开展自查,解决游客模式仍可充值、实名认证落实不到位、充值环节存在漏洞、退款流程复杂等问题。

腾讯也在积极改善游戏充值相关环节问题。7月前,腾讯将全面完成游戏时长、消费限额等技术改造。目前王者荣耀、和平精英两款游戏启用的"实名认证+人脸识别"双验证技术会逐步应用到公司旗下其他游戏。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微信号:BT财经)所有,财经时报为BT财经授权转载的唯一网站,未经BT财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