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门店采集人脸数据被罚,违规行为会成销量狂飙的绊脚石吗?
文丨BT财经 Han
还记得今年"3·15"晚会曝光的门店摄像头黑幕吗?一些门店安装的摄像头可谓相当"智能",会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抓取其人脸图像,读取其性别、年龄、衣着等信息,还美名曰为门店提供智慧营销解决方案。但说白了,就是强行收集用户隐私数据、相当于变相为每个人办理了一张会员ID卡,背后有帮助销售人员"看人下菜碟"区别对待消费者的隐患。
当时晚会还特意强调了汽车4S店是这类滥用人脸识别摄像头的"重灾区",甚至有顾客数据在超百间4S店之间互通的乱象。
万万没想到,小鹏汽车也栽在了这类违规人脸识别产品上。
小鹏门店采集人脸数据被罚
据《中国基金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W(09868)$ 因擅自采集43万张人脸照被罚10万元。
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被处罚的对象为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2019年,其母公司小鹏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与某公司签订了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框架合同》,约定当事人自2019年3月1日起向某公司购买门店客流监测项目服务,会对进店人数、男女比例、年龄分析进行统计。
这些人脸识别摄像设备被安装在上海小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5个直营店和2个加盟店,2021年1月至6月期间共计采集上传人脸照片超过43万张。
目前,上海小鹏汽车门店已拆除涉事人脸识别设备,并且删除了已经上传的人脸照片。小鹏汽车也对外表示,完全服从本次行政处罚并做出深刻反省。
对于这一事件,不乏消费者认为"罚轻了"。有微博网友留言:平均下来一张照片2毛钱,现在人们的隐私真的不值钱。
不过BT财经也注意到,一些网友误以为是小鹏的汽车配件采集了用户隐私,并表示以后可能不会买带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智能电动汽车。这样的误解虽然需要被澄清,但是足以体现出在汽车智能化加速的时代,对消费者和车主个人隐私的保护应该被越来越重视。
亏损加重遭遇"灵魂拷问"
就在不久前,"造车新势力"刚刚公布了它们的11月交付量,小鹏继续领跑造车新势力,月交付量超过1.5万辆领跑,这也是小鹏蝉联交付量最高的造车新势力、连续第三个月交付量过万辆。
理想汽车(NASDAQ:LI / 02015.HK) $理想汽车-W(02015)$ 11月交付量以13485辆排名第二,蔚来(NYSE:NIO) $蔚来(NIO)$ 的交付量从10月的3667辆也迅速反弹回万辆以上,似乎已经从工厂重整带来的波动里走了出来。
虽然小鹏连续领跑造车新势力,但它最近遭遇了市场"销量节节攀升、亏损节节败退扩大"的灵魂拷问。
2021年Q3财报显示,小鹏汽车的营收、核心业务汽车销售收入、毛利率均录得相当不错的增长,但净亏损幅度再次急剧扩大,Q3单季亏损15.95亿元,环比同比来看都增加了超过三成,经营亏损当季录得18.03亿元,甚至被戴上了造车新势力的"亏损王"帽子。
对比来看,理想汽车曾经在2020年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而脱胎于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在2020年底透露"算上积分已经全面盈利,这是造车新势力无法比拟的"。
小鹏亏损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继续投入研发和铺设渠道。2021年Q3公司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单季10亿元,录得12.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35亿元几乎翻倍,环比来看较Q2的8.64亿元也提高不少。营销费用也从去年的12.0亿元提高到15.4亿元,同时BT财经也注意到,一般Q3是小鹏等车企营销费用支出最多的单季,显得2021年Q3销售费用格外高。
平心而论,加码研发、抢铺渠道,在新能源汽车依旧高速发展的当下,这样的决策并非难以理解。
在舆论场上,小鹏最近还陷入了被质疑在南京涉嫌骗取国家新能源补贴的争议。江苏电视台报道称有花费近28万购车的消费者在提车时被工作人员通知补缴7000元,该店销售主管表示"整车价格超过30万的话就拿不到国家补贴了"。为此小鹏回应称事情存在误会,门店销售未将政策解释清楚。
一面是突飞猛进的交付量,一面是高成本的研发投入尚未转化为收益。小鹏汽车在造车新势力的头把交椅上能否坐稳,前方的挑战还有很多。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