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力帆汽车:从神车到接近破产的坠落

By 赵勇
2019-11-28 18:44:34

现金就像氧气,99%的时间里你不会注意它,直到意识到它缺席的时候,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

此时此刻,深陷债务危机的“力帆汽车”,或许更能体会到巴菲特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

今年10月,一份疑似平安银行的风险排查内部通知,引起了市场对力帆股份的资金危机的强烈关注。虽然在随后公告中力帆股份否认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但公司的债务压力沉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公司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以至于重庆地方政府宣布介入,并成立债务委员会。

“通过债委会和成员努力,力帆集团的债务规模到目前为止基本上稳定,没有出现不合理的抽贷和断贷的现象。“11月21日,重庆银行副行长隋军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力帆集团债务问题化解的最新进展。

力帆集团的创始人尹明善,也就是重庆前首富,曾在2015年6月8日力帆820新品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我要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弯道超车,也只有在新能源上才有机会弯道超车。”

四年之后,81岁的尹明善面对的却是公司愈演愈烈的债务危机,而其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梦想,恐怕再难以顾及了。

力帆汽车的债务危机

10月9日,一份疑似平安银行风险排查的内部通知,一度在金融圈引起轩然大波。该行在这份风险通知中称,据媒体公开报道“猎豹汽车、众泰汽车、华泰汽车、力帆汽车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预计涉及上下游汽配供应商产业链合计约500亿元坏账”。

对此,力帆股份在其官网上发稿,对此事进行澄清,称公司没有破产计划。但在澄清公告中,力帆股份也承认“目前公司负债较高,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根据目前中国汽车行业情况,未来发展可能面临挑战”。

这是力帆股份债务危机的一个小高潮。早在2018年,因为经销商维权事件、欠款预期事件,已经让力帆股份的正常经营受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2018年底的力帆股份转让土地及转让造车牌照事件,又加剧了市场对其现金吃紧的担忧。

今年5月,近30家力帆经销商前往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总部维权,维权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据经销商表示“力帆汽车存在向非授权经销商低价出售汽车的行为”,另一方面则“因为公司拖欠经销商保证金以及车辆返利”。自此,力帆股份的汽车销售基本进入到加速下滑的状态。

6月,因为融资租赁欠款部分逾期,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控股”)所持有的力帆股份无限售流通股 6.04亿股股份被冻结,冻结期限3年。

自此,力帆股份的资金方面严重问题就彻底暴露,而公司股价在经历两个跌停板后,持续刷新上市以来新低,局面愈发不可收拾。

公司一度断臂求生,通过多方筹措资金来解决资金问题。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将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转让,转让价格33.15亿;同月公司又将旗下重庆力帆的乘用车生产资质出售给车和家,转让价格为6.5亿。

接连的卖地与转让造车资质行为,无疑反映了公司内部资金的紧张程度。但目前看,高达33.15亿的卖地款,外加6.5亿转让牌照资金,似乎尚不能解决力帆股份的债务问题。一个根本原因是,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亏损,且亏损金额越来越大,公司基本丧失了现金创造能力。

失去造血能力 亏损由来已久

力帆股份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度扣非后净利润为-21.5亿,也就是在2018年全年,力帆股份的主营业务就大亏21.5亿,而自从2016年起,力帆股份扣非后净利润就持续为负数,也就是公司的实际经营亏损已经长达三年。

而日前发布的力帆股份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收66.86亿元,同比下降19.5%;净亏损为26.33亿元,同比下降2064.5%,又一次刷新了公司的亏损记录。

通过力帆股份的历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从2016年起截止到今年三季度,力帆股份扣非净利润亏损金额累计高达51亿。

比公司主营持续亏损更严重的则是公司的现金流。自2012年起,力帆股份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持续为负。通过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2017年,力帆股份在6年内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高达42亿。

显然,力帆股份目前的局面绝非一日之寒。无论是实际经营利润,还是现金流表现,都显示了力帆股份的主营业务正在或已经失去了造血能力。而力帆股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羁的梦想,正是造成目前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梦断新能源

力帆股份起家于摩托车,公司创始人尹明善中年创业,54岁时才改行进入摩托车行业,并很快把力帆摩托做到了行业第一的位置,大获成功。

2003年,力帆做了一个关键的决定,全力进军汽车市场。在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以后,正式进军汽车行业。2005年,力帆股份取得了轿车生产资质,成为国内第四家自主轿车生产企业。

但是,力帆股份显然低估了汽车工艺的复杂性,这与摩托车远不在一个层次。而随着整车行业增速的放缓,以及合资品牌激烈的价格竞争,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力帆股份汽车销售一直非常艰难,汽车项目的进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公司传统燃油车业务陷入瓶颈的时候,国家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给了力帆股份最后一搏的机会。2015年,尹明善宣布力帆大举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比起其它整车企业,力帆股份弯道超车的意愿显然更加强烈,但在乘用车都毫无建树的背景下,力帆股份未免过于一厢情愿。而新能源汽车的巨额投资,给力帆带来了不可承受的资金压力。

2015年,力帆股份的短期借款从57.4亿元激增到102.3亿元。到2016年末,这个数据又攀升到了126亿元。可以看出,力帆股份主要靠银行的借款来进行庞大的资本投入,而随着去杠杆政策的影响,公司外部融资变得愈发困难,后来20亿元公司债券未能成功发行,又大大增加了公司流动资金的压力。自此,发现问题的部分金融机构开始对公司抽贷、断贷,最终导致公司目前的严重局面。

或许是由于资金方面的沉重压力,力帆在汽车行业的发展,总处于想赚快钱的状态,缺少扎实的技术积累。

早在乘用车时期,力帆就以模仿为主,鲜有核心竞争产品。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仍旧延续了急功近利的做法,并于2016年深陷“骗补风波”。自此,力帆新能源汽车也是元气大伤。

骗补事件给力帆股份带来过亿的罚款,此外,财政部取消了2016年力帆新能源汽车的补助资格,还吊销了相关型号汽车的生产资格。

这无疑宣布了力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死刑。尽管一年后工信部恢复了力帆股份新能源车型补贴申请资质,但力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新能源车销量开始断崖式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1~9月,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035辆,同比下降65.67%。公司的燃油乘用车10月份的销量为29辆,同比下降99.25%。这是相当尴尬的数字,在意味着车市旺季的金九银十,力帆股份传统乘用车的销量平均一天还不足一辆。

为缓解力帆股份的债务压力,10月23日,重庆市政府宣布介入协调,帮助力帆股份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组织成立债委会。而因为债务问题,力帆股份的股价一再刷出新低,目前市值仅为37亿元。

作为重庆前首富的力帆创始人,尹明善在谱写了力帆摩托车的辉煌之后,面对摇摇欲坠的“力帆汽车”,这位已经81岁的传奇人物,是否能够力挽狂澜,再度续写传奇?这是力帆股份的一道迷题,也是其它许多车企共同的一道谜题。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微信号:BT财经)所有,财经时报为BT财经授权转载的唯一网站,未经BT财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 Copyright 2024 BT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