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面临“卡脖子”风险的不只有芯片 还有这些工业领域和环节

2018-11-16 22:51:00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制裁,引发了全国上下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关注,引发了对核心技术的广泛关注与思考,更引发了对被"卡脖子"的担忧。然而,软肋却远不止芯片一项。

工业用材料、工业软件高度依赖进口

据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在11月14日《财经》年会上给出的数据显示,工信部对我国132种工业用材料进行调研发现,我国的工业用材料中52%依赖进口,32%完全依赖国外,包括半导体材料(14种)、OLED材料、基板玻璃、高档靶材、碳纤维、高端电池材料等。

在软件方面,我国基础软件、工业软件90%以上依赖进口。在芯片设计环节,需要用到一种关键的集成电路辅助设计软件,而美国Synopsys、Cadence这两家基本已经实现对此的垄断。国内设计使用的软件工具基本完全靠Synopsys、Cadence、Mentor等国外厂商提供授权。中兴事件发生后,Cadence就曾对中兴进行封锁。

先进制造设备也面临“卡脖子”

而且,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材料、基础软件等基础领域上的被“卡脖子”,在制造设备上也面临被“卡脖子”。这些设备提供商都是产业链上游的隐形巨头,一旦断供就能让下游停工。

高精度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现目前最主流、最先进的设备基本被国外巨头垄断,荷兰ASML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每年光刻机的产量不到二十台,每台售价1亿多美元,而且,产品优先供应三星台积电英特尔。中国大陆企业想要购买,需要排队,而且交货期将近两年。

中兴事件后,在5月份,中芯国际被媒体报道向ASML紧急订购了首台最先进的EUV(极紫外线)光刻机,价格1.2亿美元,近乎这家中国大陆最大的芯片加工企业2017年的全年利润。10月份,《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新兴半导体存储器企业合肥长鑫CEO朱一明将赴欧,与ASML启动EUV光刻机的采购谈判。

 

(图片 : 路透社)福特汽车胭脂河工场的机械手臂

工业机器人行业面临核心零部件缺失

2015年"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国家把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行业重点扶持,机器人产业迅速吸引了大量关注,并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兴趣。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据猎云网报道,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超过13万台,较上年增长68.1%。且仍有巨大市场空间,预计2020年工业机器人密度可能会从16年的68台/万人提升至150台/万人。

虽然工业机器人行业得到政策以及资本的热捧,但是前途恐并不会很风顺。因为国内工业机器人仍然面临核心零部件的缺失。

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如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以ABB集团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四大企业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国内自主品牌占比不到10%,而且还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同时,由于核心零部件依赖对外采购,导致国内厂商成本上涨。猎云网做了个简单的计算,以2016年165kg机器人生产成本为例,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国外企业高出2.5万,约占国外企业总生产成本的15%。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 Copyright 2024 BT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