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深度解读】那个马斯克的榜样,旗下太空公司快办不下去了
作 者 | Nikolaos Sismanis BT财经数据通小编
正文共计3817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那位特立独行的创始人,钟情于异装癖的航空公司老板,曾豪言壮志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太空。其一手创立的维珍银河公司,很早吸引了科技狂热皈依者马斯克的注意,最终激发后者创办了SpaceX太空探索公司。
他就是理查德·布兰森。
然而,现实似乎并不如他的设想那般美好。
近期,维珍银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股东的撤离,让分析师们对它的前景充满了担忧。自理查德·布兰森自己宣布停止对维珍银河进一步投资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的担忧情绪愈发浓厚。
尽管公司内部的投资人对维珍银河的未来仍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它有足够的资源维持运营,但事实却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般乐观。
维珍银河的问题在于,它一直未能找到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它的目标就是提供价格高昂的太空旅行服务。然而,这样的服务注定只能吸引少数人,使得公司的业务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更糟糕的是,维珍银河每个季度都面临着巨大的亏损。
这就像一个无底洞,让公司无法找到一个可以持续盈利的模式。即使是在航空旅行需求稳步增长的成熟行业中运营的传统航空公司,实现持续盈利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对于这家太空旅行初创公司来说,想要实现盈利似乎是一条遥不可及的道路。曾经,维珍银河的创始人们怀揣着满腔热血,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太空。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渐渐失去了方向。
1 异装癖和嬉皮士的创业
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布兰森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虽身处于繁华的名流社会,却选择了以一头飘逸的长发、休闲的装束示人,他的态度中透露出一种不羁与玩世不恭的韵味。他,更像是一位摇滚明星,而非商业世界中常见的西装革履的绅士。
这位“嬉皮士资本家”正是维珍品牌的创始人布兰森,他将这个品牌在英国推广得家喻户晓,其认知度高达惊人的96%。维珍品牌代表着高品质与亲民价格的完美结合。
布兰森最引人注目的形象,其实就是他曾异装成维珍航空的空姐,上飞机服务乘客,成为当年大报小报关注的焦点。
自1970年至2013年,维珍集团逐渐崛起为英国最大的私有企业之一,旗下拥有200多家子公司。这些公司涉足航空、金融、铁路、唱片、婚纱直至避孕套等多个领域,几乎覆盖了半个国民生产部门。他的创业之路始于唱片业。
然而,在1992年,布兰森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维珍音乐集团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MI,其中包括了唱片商标、音乐出版和唱片工作室。虽然失去了起家的唱片公司,但这笔交易为布兰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为他的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布兰森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将维珍集团向全球拓展,触角从英国延伸到了全世界。
维珍集团的100余家公司遍布15个国家,经营着包括音乐零售、书和软件的出版、电影和电视编辑设备以及俱乐部和旅馆等多元化事业。1984年,理查德·布兰森在唱片娱乐业和连锁零售业已取得辉煌成就后,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从成功经营中深刻领悟到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对事业的重要性。于是,他提出了“让各阶层的顾客花最少的钱,享受最高尚的服务”的理念。
布兰森认为,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娱乐业,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因此,他计划将维珍的成功经验和价值取向引入航空运输业。当时,他的亲友和同事都认为他疯了。然而,布兰森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即使在第一次试飞中遭遇鸟群导致机翼起火、航行失败的挫折下,他依然坚定信心。短短3个月后,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的第一次航班从伦敦加特机场起飞,这一举措标志着维珍向航空业的全面进攻。
如今,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自此以后,维珍的多元化进程势如破竹。
1998年,理查德·布兰森开始投资铁路;1999年涉足饮料业,成功推出维珍可乐、维珍果汁,与全球市场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展开激烈竞争;2001年维珍与美国著名的斯普瑞特(Sprint)电信公司组建合资公司,以1.5亿美元的投资成为全球最大的MVNO移动网络运营商,成功打入美国移动通讯市场;此外,维珍还与MTV音乐台合作,为其提供娱乐资讯内容服务。时至今日,维珍集团已将自己定位为具有品牌优势的风险资本投资集团,旗下公司超过300家,雇员约50000名。2007年营业额突破100亿英镑大关,涉足的行业包括航空、电信、娱乐、旅游、百货、金融等各个领域。
布兰森曾言:“如果有谁愿意的话,他可以这样度过一生——喝着‘维珍可乐’长大;在‘维珍唱片大卖场’买下那些曾在‘维珍电台’播放过的唱片;相约恋人到‘维珍院线’共赏电影;透过网络结识生命中的另一半;携手搭乘‘维珍航空公司’的班机共度浪漫假期;享受‘维珍假日’带来的无微不至的服务;最终由‘维珍新娘’筹划一场梦幻般的婚礼;幸福地消费着大量‘维珍避孕套’;直到晚年安详地领取‘维珍养老保险’。”当然如果还觉得不够幸福的话,维珍还提供了大量的伏特加以供选择。
2 想上宇宙的马斯克导师
2021年7月,一场绚丽的太空之旅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国航天港揭开序幕。
理查德·布兰森旗下的维珍银河,成功完成了亚轨道载人飞行,冲破蓝天,抵达89.2公里的高度,然后如流星般返回地面。这一刻,它成就了商业航空旅行的初章。
时光倒流到2011年,布兰森曾找马斯克吃过一顿饭,成为两人心中的一段佳话。那时,布兰森对私人航天的热情如火如荼,而马斯克则凭借SpaceX在2009年首次成功完成商业卫星发射的壮举,震撼了全世界。布兰森看重马斯克的才华与技术,希望能与他携手共进,一起探讨向SpaceX采购火箭发动机等整套发射技术的可能性。
然而,马斯克却对这个提议持保留态度。虽然,马斯克在现场表示,自己是布兰森的粉丝,创建SpaceX也是受到布兰森希望埋骨宇宙的理想所激励,但对于布兰森的提议,马斯克并不感冒。在他看来为什么要帮助一个竞争对手呢?而且是一个不那么“靠谱”的竞争对手?饭局之后,合作没有下文。
尽管如此,布兰森对宇宙旅行的执着并未减退。他深知,作为第一位乘坐私人航天器进入太空的人,他将开创历史新纪元。这个壮举不仅意味着贴近卡门线,更是对私人航天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
如果成功,这将激发全球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望在2030年将年收入翻番至8000亿美元。
布兰森与马斯克、贝索斯等商业航天大佬不同,他更注重市场价值。他是个天生的表演者,擅长包装概念,几十年来一直塑造着自己嬉皮士加海盗企业家的形象。
他所领导的维珍集团经营着航空、酒店、游轮等传统企业,为这些行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布兰森之所以创立维珍银河,正是因为他看中了从空中发射飞船做“太空一日游”的巨大商机。自维珍银河创立之初,布兰森就将超前营销发挥得淋漓尽致。
早在2008年,他甚至在没有制造出任何实验飞船的情况下,就开始以20万美元一个座位的价格预售太空一日游的门票。他的乐观精神感染了身边的人,让他们相信这个梦想终将实现。维珍银河为布兰森提供了更多表演的舞台。他经常发表高调言论,比如2019年他豪言壮语地表示,到2022年维珍银河将每年运送1000名旅客进行太空一日游。
这些言论经过媒体的渲染,为他赢得了无数免费曝光的机会。同时,那些预付了旅费的用户在等待的十几年里也没有感到吃亏,因为他们经常能够参加布兰森举办的盛大派对。
然而,尽管布兰森充满了激情与野心,维珍银河与蓝色起源或SpaceX相比还是显得稍逊一筹。蓝色起源有全球首富贝索斯雄厚的资金支持,而SpaceX则除了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外,还有NASA每年十几亿美元的预算投入。
相比之下,维珍银河的资金状况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过去几年里,它曾多次面临破产的威胁。
3 让人难堪的财务困局
Richard Branson停止对维珍银河追加投资的决定,突显出该公司缺乏可行的商业模式。
当分析师首次提出对维珍银河投资的疑虑时,它的股价还在18美元的高位熠熠生辉。然而,随后的暴跌至2.36美元,如同黑洞般吞噬了所有的乐观。每个季度,维珍银河都在巨额亏损的漩涡中挣扎,这仿佛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噩梦。
在最近公布的财报中,维珍银河的困境更是显露无遗。尽管Q3营收达到了258万美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零收入有所改善,但净亏损仍高达4836.8万美元。而在现金储备方面,尽管该公司持有7.21亿美元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以及2.86亿美元的有价证券,但在持续的亏损面前,这些资金能否维持公司运营仍是个未知数。
Branson的决定似乎验证了市场的担忧。在疫情之后,维珍银河已经获得了近10亿美元的资金,应该足够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按照目前的亏损速度,维珍银河的现金储备可能只能维持几年的运营。在过去的12个月里,该公司已经录得5.49亿美元的亏损和5.143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出。在缺乏明确的扭亏为盈计划的情况下,维珍银河的未来令人担忧。
华尔街分析师对维珍银河的看法也不容乐观。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们给出了1个买入、2个持有和4个卖出的评级,使得该股获得了“适度卖出”的一致评级。这意味着,未来维珍银河的股价可能还有11.5%的下行空间。
在分析师看来,Branson的决定是对维珍银河的一次重大打击。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资金,更带走了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信心。维珍银河曾经寄托了无数人的太空梦想,但如今却陷入了商业模式的泥潭。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局面无疑是一场噩梦。
然而,即使面临如此困境,我也不能忽视维珍银河所拥有的潜力和价值。毕竟,它曾经引领了商业太空旅行的潮流,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维珍银河能够找到新的商业模式,重新点燃市场的热情。但在那之前,它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寻找那一束属于自己的光。
【分析师系Cardiff University金融学士学位、独立金融分析师。】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