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数字化城市是一门好生意吗?

 

数字化城市业务给AI行业带来了很不错的想象空间,如何能玩得转才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文丨Han

BT财经原创文章

头图来源丨创客贴

 

数字化城市这个概念正在变得炙手可热。

 

“新基建”起舞,是2022年市场翘首以盼的投资主线,更被不少专业人士和学者视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政策面上也已经频频释放信号,例如“十四五”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工作;2021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近年下达的专项债也重点流向新基建……

 

敏锐的资本市场已经嗅到了风口的味道。细看新基建,其中的“数字化城市”逐渐成为一条脉络清晰、竞争加速的子赛道。

 

商汤科技(00020.HK)领军的“AI四小龙”、蘑菇车联等新兴企业,到百度(NASDAQ:BIDU)、海康威视(002415.SZ)、科大讯飞(002230.SZ),新老玩家纷纷入局数字化城市竞争。数字化城市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数字化城市是门好生意吗?

 

数字化城市的概念非常宽泛,简而言之就是要升级城市和乡镇的“大脑”,利用大数据计算、人工智能、5G通讯等技术手段,帮助城市治理者维护城市运转,让企业的生产更加高效、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

 

再具体来看,比如对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来说,可以利用出行量数据,来制定和优化早晚高峰时期的公共交通班次频率。当然,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自动驾驶,想象一下如果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都实现了无人智能驾驶,无论从能源消耗还是提高生产力的角度来说,都是对城市乡镇生活的一次跨越式升级。

 

再比如对于城市经济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即时分析,把握城市各个产业结构的布局、查看各城市资本流动情况,最终落地到发掘产业集群的活力、精准招商、重点群体监控等政府需求的应用场景。

 

上面说的智能驾驶、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管理这两个方面,正是目前最成熟、也是最被资本关注的两个落地方向。

 

BT财经总结发现,入局智慧城市的企业可以分成三类。

 

其一,是商汤科技等人工智能AI新秀企业,它们获得了资本的支持、晋身行业独角兽,在各个细分方向也是纷纷砸重金投入研发。除了“四小龙”,也包括蘑菇车联等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新星。

 

其二,是百度、滴滴等从互联网巨头转型而来的企业,它们的优势在于数据的积累。

 

其三,是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本身在政企服务上就有较深积累的老牌企业,它们不仅也有较为雄厚的资金积累,更在to G(对政府)服务的对接上有经验优势。

 

我们都知道资本是讲究投资和回报的,所以上述三者中,第一类初创类的AI新兴企业相对来说是最受资本关注的,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

 

根据《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蓝皮书》统计,过去近十年期间,AI领域在IPO前的股权投资行为共有2048起,总投资金额达4800亿元,高峰期是在2015年至2018年。

 

 

 

 

但不容忽视的是,AI企业们转战二级市场、冲刺IPO时,却又遇到了一些麻烦。以“AI四小龙”为例,估值最高的商汤科技历经数次波折后才成功登陆港股,云从科技科创板IPO的注册申请已经获批,旷视的A股上市已经在2021年9月获批、目前等待注册挂牌,而依图最新的消息停留在闯关科创板失败。

 

 

“商汤们”的机会到了吗

 

让我们继续回到“数字化城市”上来,以商汤科技为例,它最大的一块业务,正是与数字化城市这个风口有关。

 

据公司财报,商汤科技已经在四个领域分别搭建了标准化软件平台,相对应成为公司的四大业务板块:智慧商业(商汤方舟企业开放平台)、智慧城市(商汤方舟城市开放平台)、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商汤绝影智能汽车平台)。

 

其中,智慧城市和智慧商业是目前构成收入最重要的两大板块,合计占据超八成营收。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智慧城市业务贡献了商汤科技47.6%的营收,智慧商业是39.2%。

 

因为商汤科技的主要业务并非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所以普通投资者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商汤科技是怎么将AI技术结合到智慧城市、智慧商业这两个领域来的,我们来具体看一下。

 

先看智慧城市。据商汤科技官网提供的案例,以华东某一线城市为例,该城市通过商汤科技方舟城市开放平台建立城市级视觉分析平台和AI模型实时分析,可以检测井盖、消防栓、电线杆、电话亭、道路护栏和路标等公共设施的状况,如丢失、歪斜等问题出现会第一时间通知管理者。再比如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和废弃成为现在城市治理的新问题,商汤科技可以帮助客户将这类问题的监测和上报效率大大提高,从1小时以上提升到数分钟,将这项工作的人力需求减少了90%、违规停放减少了35%。

 

再看智慧商业。商汤科技的“方舟企业开放平台”在其官网提供了商业空间管理、住宅物业管理、工业引擎和公共设施维护四个应用场景。以商业空间管理为例,商汤科技可以为办公写字楼提供了智能通行设备、智能寄存柜等系统,帮助商业写字楼实现空间资源利用最优化。

 

在上述业务的支持下,2021年商汤科技营收录得47亿元,同比增长36.4%;亏损为171.77亿元,在2020年亏损121.58亿元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这背后是研发投入增大和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商汤科技的研发支出确实是毫不手软。据公司公布数据,公司2021年研发开支36.14亿元,同比增加47.3%,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速。

 

不少投资者看好商汤是港市里的稀缺投资标的,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和投资者的交流也是AI人工智能在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资本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知乎上有人评价商汤科技等AI公司是“人尽皆知而又距离感明显的公司”,如何做好投资者交流、让他们真正搞明白公司的业务是什么,才能使其安心持有公司股票、达成真正的价值投资。

 

 

百度阿波罗、蘑菇车联的竞速

 

在“数字化城市”这个赛道里,自动驾驶企业们的“竞速”也是相当激烈。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转型而来的AI企业已经在自动驾驶的赛道上拥有了先发优势和一定的数据积累,智能驾驶领域的新秀如蘑菇车联,也已经入场竞争。

 

 

 

 

百度最为人熟知的是它的阿波罗无人驾驶技术解决方案,去年就有国外科技媒体报道称百度阿波罗计划在2023年使用一支3000辆机器人出租车组成的车队,为300万用户提供服务。近期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加速前进,北京成为国内首个开启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的城市,百度、小马智行等企业首批获得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批准

 

从产业布局来看,百度阿波罗有意把自动驾驶概念的蛋糕切走一大块,已经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智能交通这三大领域悉数加码、上线AI解决方案。换句话说,从智能汽车在路上怎么开、到城市交通怎么实现无人驾驶的升级,百度阿波罗几乎实现了全面覆盖。

 

具体到时间表上,百度阿波罗商业化最清晰的路径之一是它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计划。公司曾经透露希望在2025年将Apollo Go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扩展到65个城市、2030年覆盖百城,生产方面是和威马、广汽埃安和、北汽极狐三家车企合作。

 

2021年中,百度透露已经能将无人驾驶共享无人车的成本压低到48万元、续航可达650KM,我们已经可以开始畅想政府或交通运营部门批量采购这些无人车组成城市出租车队、构建更智慧的城市交通体系了,这一幅蓝图正在变得越来越具象化。

 

阿波罗背后的零件产业链也已经初具形态,例如此前有A股上市公司星网宇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经与百度合作多年,近几年也在持续供货,是百度阿波罗无人驾驶生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同样主打“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的新兴企业也在飞速发展,例如蘑菇车联,公司于2019年1月完成A轮融资,主要的投资方为腾讯、京东、易鑫、BAI资本等。

 

据近期媒体报道,蘑菇车联的自动驾驶物流车、自动驾驶接驳车已经开始为一些防疫小区的居民提供生活物资无接触配送,形成社区防疫标准化运营模式,最大载重达到了400公斤。

 

蘑菇车联的全栈业务同样显得“野心勃勃”。据海通国际调研,蘑菇车联自研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方案,具备城市级大规模自动驾驶公共服务车队运营能力。

 

和百度等企业以一线城市为突破点不同的是,蘑菇车联打造的首个城市级自动驾驶落地项目位于湖南衡阳,也已经积累了相当体量的自动驾驶运营场景和数据。

 

地方数字交通、新基建浪潮的助推下,蘑菇车联等新秀企业能否从百度等巨头眼皮底下分得一块蛋糕,好戏还在后面。

 

 

To G能力会是海康威视们的法宝吗?

 

有丰富to G对接经验的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资深企业,同样是数字化城市这块蛋糕有力的竞争者。

 

以海康威视为例,公司以安防起家、成为该领域的市场龙头,目前市值高达3000多亿元,几乎是三个商汤科技。近年公司着力在视觉AI的方向发展,成为新兴AI企业强有力的竞争者。顶着数次遭受美方不公制裁的压力,海康威视持续加码研发,去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近三成至82.5亿元,研发费用率达10.13%

 

“海康的To G综合能力在业界最强”——市场不乏这样的声音。

 

创新业务带来的营收也持续高增,带来的增长动力已经显现。正如国盛证券分析,2021年海康威视创新业务同比高增98.93%,进入收获期,其中机器人业务同比增长103.26%、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长118.92%、存储业务同比增长74.94%且客户数量稳定持续增长。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速仍略超过市场预期,体现了它稳健的内生增长能力。

 

另外商汤科技在AI领域以视觉算法最为精尖,而海康威视也将抢占视觉物联网的高地,二者的竞争在未来很有可能是针尖对麦芒。

 

对比研发投入来看,2021年商汤科技、百度、海康威视分别砸下30.6亿元、221亿元、82.52亿元的研发费用。

 

市场看好数字化城市的风口,也对这个领域的“烧钱”有心理准备。但无论是对于新秀企业还是老牌巨头,未来能否在该领域盈利的核心有二。其一,是它们持续的重金研发投入能否换来技术壁垒,这是确保企业后期盈利能力的关键;其二,是客户数量和营收能否尽快做大,产生规模效应。毕竟人工智能在这两年密集落地,想要抢食这一杯羹,仍是宜早不宜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