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城市让生活更智慧 ——畅谈智慧城市的发展图景

《管子·度地》最早提出了"城"的概念,即"内为之城,外为之廓"。"日中为市"中的"市"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这两者都属于城市最原始的形态。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最高形式。

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倡议后,未来城市的走向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随着ICT、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涌现,人类赋予了城市新的设想--智慧城市

1
(图片 : 由论坛主办方《财经》厚益控股提供) 
首届世界科技创新论坛,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

城镇化加剧

据联合国发布的《2016年世界城市状况报告》,目前排名前600位的主要城市居住着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对全球GDP的贡献高达60%。极速的城镇化,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更加快捷便利的生活,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贫民窟、环境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如何通过建设一个全新的城市,进一步释放城镇的变革力量,推进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探讨人类命运的首要议题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初,我国的城镇化率平均为57.35%,部分省份的城镇化率远远超出平均水平,例如广东省高达69.2%。"人口城镇化确实是一个趋势,中国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会更快"。8月12日,在由厚益控股和《财经》杂志联合主办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MIT机械工程系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如是说。

 

1
(图片 : 论坛主办方《财经》厚益控股提供)
MIT机械工程系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城市信息化促进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治理方式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重大变革。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让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单位,而是被注入人的智慧,蜕变成新一代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最早是在2008年11月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上提出的,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公布IBM的"智慧星球"计划,而该计划中的一个项目叫做"更智慧的城市"。

但"智慧城市"的浪潮最早是在欧洲掀起。2000年,欧洲计划实施"电子欧洲"行动计划。紧接着,这股热浪传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2015年9月白宫提出"智慧城市"计划并提供一系列的资金扶持,大力支持智慧城市、私营企业和高等教育院校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智慧城市"逐步有了新的内涵,即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强调的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方法论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智慧城市"新定义

在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渐趋成熟,自成体系。其核心理念被总结成四个方面,即数据共享、以人为本、技术革新、资源优化

数据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核心资源。不仅涵盖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包括城市需求、消耗、服务以及管理等信息。公开、透明的数据信息不但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更能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例如伦敦数据库就是一个免费的、对公众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库。数据信息涉及到整个城市的各方面,经济、就业、交通、环境、安全、房产、健康等。每个月5万余名市民、商业机构、研究学者和开发者运用它来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

 

1
(图片 : 由论坛主办方《财经》厚益控股提供)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 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智慧城市"强调城市高新技术给居民带来更人性化服务,以群众实际需求为核心,将"技术"与"人"相互关联。正如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谈到"智慧城市应该面向社会和公众服务"。"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和整合,而是以一种新方式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并发挥群众智慧,驱动整个城市的改革创新。例如荷兰有名的阿姆斯特丹智慧市民实验室,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市民、科学家、设计师共同探索治理城市问题的创新工具和相关应用。这个团队的主要研发成果之一Smart Citizen Toolkit, 能及时准确监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温度、湿度、光强度以及噪音级别。

城市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叶脉根基,依赖于最先进的技术力量。例如LinkNYC是纽约市替代传统电话亭的一个计划。2016年起纽约市已经安装7 500多个高科技公共通信设备,为纽约市民和游客提供免费服务。其功能强大,不仅有免费Wi-Fi上网,提供2个USB充电接口,还可以免费拨打电话、911紧急报警。由此可知,高新技术的引入和嫁接是为"智慧城市"打下坚实的地基,但零散的技术支持,不足以绘成"智慧城市"的宏伟蓝图。李铁进一步补充道," 智慧城市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IT等,它是空间系统的机械组合。如果没有系统化的整合,城市就如同没有大脑。如何进行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成为一个新的考验"。

从信息化角度来看,"智慧城市"最佳的状态是人与城市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冰之认为,"智慧城市"的特质是更加强调一种"最优化"状态,要求将每个组织的潜力发挥至最佳状态,投入产出更合理。例如阿姆斯特丹VivaCité项目旨在形成一个城市和市民协作的能源数据管理工具。该工具能提供实时的能源产生、分配以及消耗的数据管理。可见,真正的"智慧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只是形式多于内容?

如今,"智慧城市"呈遍地开花之势,各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在打造独一无二的"智慧城市"。据维也纳理工大学区域科学中心团队就欧盟28个国家内人口超过10万的468个城市进行调研后的研究发现,欧盟城市中"智慧城市"的比例高达51%。其中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所含的"智慧城市"数量超过30个。

2009年,北京正式启动"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随后"智慧北京"、"智慧广州"、"智慧南京"、"智慧宁波"等战略目标先后由国内一些发达城市提出并实施,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至2014年底,国内已有400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到目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1
(图片 : 论坛主办方《财经》厚益控股提供) 
中外建城市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涌

 

然而这股风潮背后,却隐藏各种问题。中外建城市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涌提到,"在中国,现在似乎每一个城市都在讲'智慧城市' ,都有诉求,但总体上看,形式多于内容"。

形式多于内容,是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的普遍现象。城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全社区布网智能应用,但市民并未享受到高科技带来便利与快捷,所有的"先进"不过是为领导制造的一场假象,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政府的投资补贴。

在欧洲,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混合型发展模式,同时吸收居民、市场与政府三方力量,且以"自下而上"的发展推进模式为主;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则由政府和企业两方主导。但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一类是由政府发起、把控、提供专项基金进行投资建设;另一类是由政府引导的商业风投,企业、其他机构等多方协同投资。这种另辟蹊径且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如今是饱受争议。

李铁不看好这种模式,他表示"大量做'智慧城市'的企业把精力主要放在从政府方争取项目的竞争上,这种导向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市场化演进,因为政府效率很低,仅靠政府推进智慧城市是远远不够的"。他分析这种模式会造成许多投资的浪费并列举两点原因,一是从政府研究到布局实施,最后到项目投资,耗时长效率低。二是城市没有主见,紧盯政府,亦步亦趋。

然而MIT机械工程系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曾在"2018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公开表示," 智慧城市,在欧美这种以企业和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下,目前大多处于小规模。城市的开发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立即系统化。中国政府在此上的投资远比其他欧美国家多得多,也是处在渐进的过程,总体趋势是向好的"。

智慧城市由谁主导,政府 or 市场?

政府独资建设模式有其固有优势,比如政府能够对工程进行严密的控制,并对运营过程深入监管;利用资金和技术手段对整个智慧化建设整体计划、独立投资和后期运维,建设用途主要是为市政机关、单位和公众提供服务。

 

1
(图片 : 图片由论坛主办方《财经》厚益控股提供)
京东金融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

 

但政府在"智慧城市"布局上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京东金融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总结了四点:第一,政府希望生态,既不希望只有一个孤立的系统,也不希望一家独大。因此需要一个生态、一个统一的平台,服务于大众。第二,数据安全与数据共享的冲突。政府既主张数据共享,又强调数据安全,但有时这两者相互冲突,不可得兼。第三,缺乏新模式。早期项目的运作都靠政府补贴,一旦停止就会面临死亡。第四,人才不足。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需要许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但如今人才市场供不应求。

对此,李铁提出一个更有效的途径,他认为解决"形式多于内容"的根本出路在于发挥市场作用。国外智慧城市的服务中心和公共机构由企业主导经营,政府根据需求购买服务或投资项目。他认为"市场主导"可以成为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思路。

他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发展路径,不仅在大城市,也可以在三四线或者更小的城市实施。"例如日本的千叶县,人口很少。我们到日本千叶县考察时,发现出席现场会的开发机构基本上是日本各大企业,这是典型的联合企业力量,共同开发出一个高科技智慧城市。我们希望中国也能像这样,不是政府提出什么项目,企业就做什么项目,而是真真实实地提升城市的智慧因素,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从1.0一步步做到2.0。但前提是要实现市场的公平化和自由化"。

城市让生活更智慧

城市,只是目前人类探索智能应用的一种可能。在未来,人类智慧将随着足迹遍及所有未知的可能性。

李铁谈到,除了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建筑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日本家庭实现智慧的系统化。特别是能源方面,日本家庭的能源消耗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实现系统化管理。我们还没能做到,家里所有的电器和物品,仅通过一个手机,实现后台操控并自动感应变化。"智慧建筑有人脸识别门禁、智能停车场等。随着社区化越来越普遍,城市空间涉及的智慧因素越来越多,比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慧交通

对于智慧城市的范围能否扩大,焦涌给出自己的看法,"东北的部分城市人口呈现负增长趋势,但京沪深仍以每年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流量速度猛增,这样无疑会使"城市病"现象愈加严重"。 他预想,如果智慧城市的主体,能从城市过渡到农村,进一步探究发展智慧农村的可能性,那么社会人口流动就不会如此动荡和剧烈,产业转移和转型也能变得更加理性和温和。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方式,物理空间的腾挪变得不那么重要。物联网技术使得物理空间更加虚拟化,让我们的交通、办公、教育、医疗成本都能降下来。"他最后谈到,不论是智慧城市的布局,还是高科技服务的创新,最关键的是"以人为本",这才是"智慧"发展的根本方向。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