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广告”惹争议,智能汽车发展“米其林业务”是大势所趋?
文丨BT财经 Han
汽车与生活的交汇,是一个早在100年前就被人们思考的问题。
1900年,汽车尚未普及,人们也还没有养成驱车出行的习惯。做轮胎的米其林公司为了激发人们的买车和出行欲望,从而更多地消费轮胎,在当年出版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其中包含地图、旅行建议、加油站和轮胎更换服务点的位置,以及各地不容错过的美食。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正如你现在所见,似乎是"无心插柳"的《米其林指南》现在已经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美食评选之一,创造了强大的品牌力和市场价值,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米其林"三个字也远不再仅是轮胎的代名词。
这也被看作汽车相关企业最成功的广告行为。
有趣的是,汽车与生活的话题远没有落幕,最近蔚来汽 $蔚来(NIO)$ 车一则类似广告内容的推送,将这个话题再次带入人们视野。
蔚来陷"广告"争议
争议源起一位微博网友的爆料。据《中新经纬》等媒体报道,当时这位自称蔚来汽车车主的网友发文表示"导航界面弹窗广告,让你不用看地图了",并配图汽车中台屏幕的一张照片。BT财经发现,该弹窗内容为蔚来旗下NIO Life时尚环保品牌的广告。
对此蔚来旋即作出回应,称"绝不会通过车机屏幕开展广告业务"。BT财经发现,网上也有其他蔚来车主用视频还原了该操作路径,表示所谓的"弹窗广告"其实是需要车主手动触发的提醒,并非自动弹出遮挡屏幕和导航的。
后续媒体发布的信息能看出,这一事件中的蔚来自有品牌的弹窗推荐是不是广告,已经引发网友争议。
对此事的讨论出现两种声音。其中支持蔚来的车主认为能够理解此类内容的存在,且并未影响驾驶、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行驶中如果突然出现弹窗广告确实危险,应该防微杜渐。
BT财经查阅蔚来2021年中报发现,蔚来汽车的主要收入包括"汽车销售(Vehicle sales)"和"其他销售(Other sales)"两部分,二者分别占比93.7%和6.3%,"其他销售"在2021年第二季度环比出现下滑,也是因为电池升级服务贡献的营收减少,报告中确实没有广告业务相关的收入。
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似乎蔚来没有推送广告的想法。
智能汽车作为平台的边界在哪里?
然而,智能设备的发展过程给市场的提示表明,为了降低成本,广告成为众多智能设备厂商的第一选择。
就好比已经走进千万家的智能电视,虽然其售价越来越低,但不少用户已经发现开机后有挥之不去、无法关闭的广告,短则数秒,最长甚至有一分钟--这部分广告的软性收入一方面成为电视品牌商新的收入来源(央广网报道从2017年到2019年互联网电视广告收入大增4倍),另一方面也引得消费者拷问"智能屏"怎么变为了"广告屏"?
据《中国青年报》,目前已经有公益诉讼"死磕"电视开屏广告:2020年11月,江苏省消委会提起的消费公益诉讼结果尘埃落定,南京中院判决乐视提供广告一键关闭功能。
除了电视,更多配备屏幕的家电也沦为广告重灾区。据《新京报》报道,有消费者曝光其购买的大屏冰箱强制播放广告,咨询客服被告知无法关闭;后来品牌方回应"可以关闭,客服培训有待提升"。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行业案例。
问题是,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它在生活中的地位也逐渐发生改变,已经跟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一样,成为家庭的必需品。
相应的趋势是否会在智能汽车中出现,现在成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毕竟,雷军官宣小米造车时曾经表示,智能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从智能家庭、智能办公到智能出行,"缺了智能出行,整个智能生态就不完整了"。
无论是"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还是加速转型的传统车企,智能化都是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目前如果我们需要找一家饭店,大多还是通过手机软件搜索后导航;而在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直接与汽车交流"午饭吃什么",就会获得附近各品类餐厅的推荐,再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完成导航,甚至自动驾驶一步到位。
这样的智能平台背后是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和利润,但也面临市场和监管的拷问。而同样配备大屏幕、越来越智能化的汽车相比于上述家电,更是具备共通性。
追求汽车更智能、汽车品牌发展多元化的"米其林式业务"将是大势所趋,但在这条发展之路上,如何既能保证运营方的利润,又能维护车主的驾驶安全、消费者的应有权益?其中边界和底线究竟在哪里?这仍是一个前路漫漫、需要各界共同探讨和明确的话题。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