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餐厅再冲IPO,商标、翻台率成大麻烦
翻台率逐年下降,商标悬而未决是绿茶餐厅尚未解决的问题,半年内再次冲击IPO,网红绿茶餐厅的上市梦有些迫不及待。
文丨BT财经 梦萧
绿茶餐厅自今年3月欲上市募资15.5亿港币未果后,在国庆节刚过就迫不及待再次进行IPO。对一家年收入16亿元左右的餐厅来说,半年时间内两次冲击IPO,一下成为众多资本关注的焦点。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勤松、路长梅于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成立的绿茶餐厅,是国内知名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餐厅网络。
据招股书显示,目前绿茶餐厅已经开设了184家门店,而根据3月首次IPO招股书显示,彼时绿茶餐厅共拥有185家门店,半年不仅没有增门店还减少一家,此外绿茶餐厅翻台率逐年下降,商标归属也悬而未决一直是发展埋下的隐患。
绿茶餐厅再次冲击IPO,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吗?
财务状况良好 为何上市"失效"
绿茶餐厅的盈利状况良好。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的近三年,绿茶集团的收入分别是13.1亿元、17.4亿元和15.7亿元。2019年相比2018年猛增了32.4%。即便在2020年因为受疫情影响,年内营收同比下滑9.6%,但净利润依然为正。
对比前两年的绿茶集团的净利润,这两年分别为4440.1万元和1.06亿元,2019年和2018年同比增加138.7%,但对比2020年1556.2万元的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85.3%,可见疫情对绿茶餐厅的影响巨大。同期的九毛九在2020年上半年亏损高达0.86亿元,绿茶餐厅能在疫情中实现1556.2万的净利润着实难得。
作为中国五大知名休闲中式餐厅之一,绿茶餐厅的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根据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中国前五大休闲中式餐厅占休闲中式餐饮市场的3.8%左右,而绿茶餐厅仅占0.5%的市场份额,为抢占市场占有率绿茶餐厅在3月的招股书中透露计划2021年新开60家餐厅,但直至10月中旬,或许是限于资金问题,门店不增反降,由3月招股书公布的185家门店降至再次冲击IPO招股书中的184家。
和绿茶餐厅人均消费接近的太二和九毛九门店总数相比高于九毛九,低于太二,不过和太二一年107家门店的增速相比,绿茶餐厅的扩张明显偏慢。
对比九毛九的人均客单价53元,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并无明显优势。
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期内,每名顾客平均消费金额由2018年的54.8元,增加至2019年的58.4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0年的61.3元。三年时间人均消费只增加了12%,在餐饮类企业中,增幅相对较低。
尽管绿茶餐厅在选址和装修上看起来明显更有档次,且可提供80-100种菜品选择,每年更新20%左右的菜品可供选择,客单价稍稍偏低,和九毛九、太二以及 $呷哺呷哺(00520)$ 呷哺呷哺的人均客单价比较接近,但和 $海底捞(06862)$ 海底捞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同期海底捞在竞争更为激烈的火锅市场上占有率高达2.2%,是火锅类餐饮品牌独一档的存在。绿茶无论是客单价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比不过海底捞。
而值得注意的是,绿茶集团的现金流波动较大,在2018年2.09亿元的基础上,2019年实现了84.83%的增长,达到3.86亿元,在2020年因疫情影响,现金流同比下降29.46%,为2.72亿元。相比较现金流减少,投资者更加关注的是到店消费人数的减少。年服务顾客总数由2019年2970万人减少至2020年2560万人,下滑了14%。平均日到店顾客也在呈递减趋势,分别为809人、650人、441人。在疫情稍微稳定的2021年,日到店顾客提升到550人,但人均消费却下滑到59.9元。
国庆节前,绿茶递交的招股书已有6个月未予更新,显示状态为失效。目前,相关申请资料已不支持阅览或下载。资料失效,并不等于绿茶集团冲击港交所上市失败,它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激活"上市程序。
经营毛利率和翻台率过低
BT财经查阅绿茶餐厅近期经营状况可知,经营利润最高的为2019年的11.7%,2021年至今的利润率为11.6%。这一经营利润率在餐饮行业中属于相对偏低的水平。但和九毛九的9.2%以及和海底捞的0.45%相比还有较大优势。
不同的是,海底捞全球有1597家门店,是绿茶餐厅的9倍左右,像海底捞这样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并不多见。而一直给人"网红餐厅"形象示人的绿茶餐厅净利润10%左右,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翻台率逐年下降,是绿茶餐厅的又一大问题,翻台率则由2018年的3.48次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2.62。2021年虽有回升却再难恢复原来水平,只有3.32次,这样的翻台率如果放在海底捞身上,那么海底捞的净利率将低于1%。
据海底捞的半年报,海底捞今年上半年销售净利率为0.48%,是和翻台率低于3有直接关系。在海底捞火爆的时候,翻台率常年在5左右,而同为火锅的呷哺呷哺,其翻台率在2左右,湊湊火锅主要在2-3之间。
正因为海底捞的翻台率下降较快,才被资本怀疑,致使市值蒸发3000多亿元。绿茶餐厅的翻台率和海底捞目前相差并不多,但海底捞的到店人数远超过绿茶餐厅。以2018年海底捞官方公布数据为例,该年海底捞共接待1.6亿人次,平均每分钟接待340人。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绿茶餐厅在广东省的日到店就餐人数逐渐递减,近三年分别为1127人、811人及513人,同期绿茶餐厅华东区域的日到店就餐人数同样锐减,分别为为786人、630人、446人。海底捞如此强大的客流量都能遭资本看衰,绿茶餐厅的人均消费和门店总数以及日均接待顾客人数都远不及海底捞,想要征服资本难度颇大。
目前休闲类中式餐厅排名前五的餐厅分别为西贝、小菜园餐厅、太二酸菜鱼、绿茶餐厅,以及外婆家,但结合最近3年的营收来看,绿茶餐厅仅比外婆家要高,而和西贝以及九毛九相比,相差甚远,短期内很难追上。
门店总数限制了绿茶餐厅的发展,但绿茶餐厅想扩张却受限于资金。目前广东和华东地区成为绿茶餐厅的主要收入增长点,但受限于疫情,今年广东就有14家餐厅因疫情而被迫中断营业,虽然现在已经恢复运营,但受影响显而易见。
"绿茶餐厅的扩张偏慢,地域突破一直没有起色,这或许是绿茶餐厅半年内两次IPO的真正原因"。业内人士这样评价绿茶餐厅的再次IPO,"绿茶餐厅一直计划进入下沉市场,但资金链压力导致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3月的IPO原计划募资本15.5亿港元,目的也是扩大门店。"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绿茶餐厅一度成为顶流网红餐厅,被众多消费者誉为"好吃又不贵"的时尚餐饮场所。但随着绿茶餐厅的不断扩张,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绿茶餐厅也由一个流量满满的网红餐厅逐渐被消费者"遗弃"。
对于食品质量问题,绿茶餐厅在招股书中也坦诚存在的风险,并披露了2020年8月发生在石家庄的一家门店食品安全事故,该门店位于桥西万象城店的绿茶餐厅,事故被曝出有员工以不适当的方式试菜,以及门店食物存放不卫生。更被曝出员工没有健康证就上岗,而在餐饮服务行业中没有健康证是禁止上岗的,同时被曝出的还有餐厅的餐具消毒不到位等诸多食品安全问题。一时绿茶餐厅被推上风口浪尖,众多消费者由粉转路人。
在黑猫等相关投诉平台上,关于绿茶餐厅视频安全方面的投诉也屡见不鲜,有消费者投诉绿茶餐厅"食品质量不过关""吃出蟑螂""菜里有头发"等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投诉更多的是餐厅的服务质量较差,根本无法和以服务质量出名的海底捞相提并论。
食品安全问题爆出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部门针对绿茶餐厅开展了食品安全突击检查。杭州和合肥的门店分别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责令整改。但绿茶餐厅对此回应称,根据绿茶餐厅的内部记录,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和客流量,其在以往记录期收到的客人投诉数量微不足道。
在此事件之前,绿茶餐厅已经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多次处罚。
商标问题大难题
随着绿茶餐厅的火爆一时,众多"山寨"绿茶开始涌现。而有意思的是,绿茶餐厅这个正牌却并未将"绿茶餐厅"商标注册成功。
多年前就有各种"山寨"绿茶餐厅出现,绿茶餐厅却很难维权,尽管绿茶餐厅也对众多"山寨"绿茶餐厅进行起诉,但绿茶餐厅自身并未取得商标注册权,胜诉的几率并不大。
天眼查显示,从2016年至今,杭州绿茶以知识产权遭受侵犯为由向各地法院提起多起诉讼,被起诉对象包括南京绿茶、贵州绿茶、广州越秀区绿茶餐厅、安徽绿茶等若干企业。而作为原告,绿茶餐厅至今并未取得"绿茶"字样及图标相关的商标。
此前,该公司申请注册商标多数被判定为"商标无效",还有一个"绿茶 GREEN TEA" 文字及图形商标处于"驳回复审中"状态。
"绿茶"本就是中国茶叶品类之一,具有行业通用名称特征,与其他文字组合,审核通过几率甚小。对于商标的问题,绿茶餐厅在招股书风险因素指出:"我们或无法充分保障知识产权,这会损害我们品牌的价值及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知名投资人史宝刚指出"具有一定商标效应的销售为主推力的企业,一旦所涉及的商标或专利尚在申请中甚至在诉讼或仲裁之中,会对上市产生不利影响,上市之路会非常艰难。绿茶餐厅的首次上市失利,和其商标不明确或多或少有点关系。"
商标迟迟未能通过审批,管理层也现管理缺失。在今年3月份首次IPO招股书中,绿茶餐厅的中文版招股书在财务资料中将"流动负债总额"写成了"流动资产总额",两字之差却谬以千里,本应为负值的"流动资产净额"瞬间成了正值。虽然绿茶餐厅回应说是打印出现的问题,上市以英文版本为准,中文出现错误不影响上市进程,但这也佐证了管理层的管理不力。
翻台率过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身披网红身份的绿茶餐厅再次上市能否如愿,BT财经将持续关注。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