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亿市值亏损46亿,广州浪奇“预重整”是救命稻草吗?
文丨BT财经 常倩倩
4月14日,广州浪奇 $广州浪奇(SZ000523)$ 发布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巨亏42.71亿元,同比下降70倍,2019年该数据为盈利6135万元。而且,广州浪奇发布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称,一季度广州浪奇将继续亏损,亏损金额为0.3-0.45亿元,同比下降57.89%-136.84%。
早前因为价值5.7亿元的存货离奇失踪,广州浪奇深陷退市危机,如今面临巨额亏损,广州浪奇能完成自救吗?
"离奇"的亏损原因
针对业绩亏损,广州浪奇表示,亏损原因,一是因为公司退出之前营收占比较高、低效益的大宗贸易业务;二是对贸易业务客户未能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计提信用减值53亿元,对第三方仓库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约13亿元,以及因股权转让计提1.39亿元,还有因合同纠纷仲裁案被执行支付0.74亿元。
从金额占比上来看,广州浪奇这次业绩亏损主要来源应收账款及预付货款的计提减值和存货的计提减值,而这两部分计提的减值却疑点重重。
首先是存货的问题。2019年年报审计时存货还未有异常情况。到2020年5月,广州浪奇前往江苏贸易仓库盘点的时候,第三方公司鸿燊物流以储罐无取样入口没有配合取样,辉丰石化以广州浪奇未与辉丰相关人员联系为由,不配合盘点工作。
2020年8月再次盘点受阻,到9月,广州浪奇发函要求配合盘点及抽样检测时,鸿燊物流、辉丰石化都表示没有与广州浪奇签订过相关仓储合同,其中辉丰石化还表示,相关盘点表上的印章和辉丰公司印章也不一致。
若是存在印章不一致的情况,则意味着该部分存货属于造假。因此,广州浪奇直接将第三方仓库相关存货以"账实不符或与相关内外部人员涉嫌刑事犯罪"计提减值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三方公司去年9月都已被列为被执行人。
可疑的是,第三方仓库存货为何在2019年年报盘点时未有异常?去年5月没有完成盘点,为何广州浪奇未及时跟进,而到8月才派人再次盘点。而且,这两家仓库存储的存货合计为5.72亿元,可公司却计提13亿元,超额计提的减值又是哪里,并未有公告公布。
除了存货问题,绝大部分计提安在了信用减值损失上,合计53亿元。
业绩快报显示,广州浪奇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为34亿元,相比2019年的123亿元,同比下降72%。而其此前发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53.42亿元,全年的营收竟不如前三季度,着实少见。
全年业绩不如前三季度,意味着第四季度相比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和预付货款的金额变化不大。据广州浪奇财报显示,广州浪奇前三季度应收账款共计为37.44亿元,年度计提金额33.47亿元,占前三季度应收账款金额近90%。也就是广州浪奇全年有90%的应收账款都收不回来。
另外,广州浪奇前三季度的预付款共计18.28亿元,而全年预付货款计提18亿元,占前三季度预付款项的98%,意味着广州浪奇全年的预付货款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如此大的应收账款、预付货款损失金额,广州浪奇竟然没有一点风控措施,而且这种现象已有十年之久。近十年间,除了2013年,广州浪奇有9年经营现金流属于净流出,除2020年外,公司每年都能盈利,这说明,广州浪奇有大量资金在应收账款或存货中,回款很困难。
负债高企,预重整能否走出泥潭?
业绩快报显示,目前广州浪奇的总资产为33亿元,而所有者权益为-23.7亿元,也就是说,广州浪奇已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按照退市新规,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则深交所将对该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广州浪奇会被*ST。
根据此前广州浪奇三季度披露的数据显示,其负债总额共计77.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高达30.79亿元,占全部借款的87%,而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只有7.46亿元,偿债压力巨大。
另外,截至去年11月广州浪奇及其子公司逾期债务合计7亿元。由于债务逾期频发,广州浪奇被国家金融机构诉诸法院,致使其数十个账户被冻结,截至目前,广州浪奇名下被冻结股权注册资本合计近10亿元。
巨额负债又叠加巨额亏损,广州浪奇偿还债务无望。因此,广州浪奇实控人在今年2月提出通过预重整来纾困,广州浪奇也表示,如果公司预重整成功并成功实施重整,将有利于化解债务危机;如果重整计划未批准,将宣布广州浪奇破产。
广州浪奇的预重整本质是债权人免去其债务,统计显示,广州浪奇有超过5.4亿元的债务来自广州国资系,如果重整成功,意味着广州国资系的企业的债券无法得到偿还,最终只能归于国有资产的流失。
不过,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此表示,进入预重整对于广州浪奇而言是一个起死回生的机会,但从其目前的发展以及"贸易黑洞"情况来看,胜算不是很大,再加上广州浪奇无休止的股权金额被冻结,想要翻盘存在很大难度。
由此可见,广州浪奇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国资接盘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通过混改,引入广州本地的立白、宝洁等战略投资者接盘,进行业务重整,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存活下来。但面临高额负债,谁又愿意接盘呢?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