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二次上市的拼多多,现金流真的“健康”吗?
作者丨思文
随着网易、京东回港进程不断提速,拼多多昨日也被传出二次上市计划,中金为保荐人之一。
不过,拼多多对此予以否认,表示公司现金流健康,足以让「百亿补贴」持续多年,暂无任何二次上市计划。拼多多这份自信站得住脚吗?另辟蹊径的竞争
2015年9月创立的拼多多,诞生在了一个淘宝、京东双雄争霸的年代。
当时的中国电商格局,怎么看都没有给拼多多足够的成长的空间。让所有人吃惊的是,拼多多仅用两年的时间就交出了150亿商品交易总额的神迹般成绩单。而同样的成绩,阿里巴巴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可以说,拼多多在今天的中国电商领域,正在紧追阿里,虽然市值仍相差甚大,但年度活跃买家已突破6亿,与阿里巴巴的差距不到1亿。
对于一个电商平台来说,网站交易数据额可以被用来衡量平台规模的重要指标,因其受买家数量和买家消费金额的双重影响。
但是,单纯用一个网站交易数据额的数字来评价拼多多的现象级表现,就显得过于单薄了。
拼多多的成功公式,有太多因子。
创始人黄峥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加入谷歌。2006年,黄峥与李开复一起建立谷歌中国办公室。2007年,黄峥从谷歌离职创业,先后创立电商代运营公司和游戏公司。
计算机工程师、游戏开发的背景,让创始人黄峥将"用户体验"四个字带进了拼多多的血液里。拼多多另辟蹊径,用"社交电商"的模式,满足了人们对于缺失的社交元素的诉求。 当消费变成一种体验,当省钱变成一种社交,拼多多就这样迅猛地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2016年,腾讯投资了拼多多。从此以后 "分享至微信" 便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营销途径,而是耀眼的数字。资本加持下的拼多多,平均仅靠2美元的成本就可以获得一个新用户。而与此同时,电商京东获得一个新用户平均需要花费39元美金的成本,而淘宝则需要41美元。
在拼多多游戏般的沉浸式用户体验下,商品从幕后通过算法抵达了目标消费者的视线,而消费者却不必再将需求通过搜索引擎传达给商家。看似新颖的形式背后,是资本和人工智能的效率。
2019年11月,拼多多的月活用户量仅在第三季度就增长了85%,达到了近4.3亿。2019年第四季度,拼多多总收入超过100亿人民币,对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56亿人民币,同期增长91%;月活用户4.82亿,同期增长77%。
5月22日,拼多多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总收入达65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44%。本季度平均月活用户4.87亿,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68%。
在过去的一年中,拼多多平台交易额达11572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108%。年度活跃买家已达6.28亿,单季度劲增4290万,且还在保持40%以上的增速。与此同时,活跃买家平均年支出金额也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7%。
疫情期间,即便是在物流、交通运输系统的局限下,拼多多表示,依然每天有平均5千万订单的发货量。
必须承认,拼多多用成绩证明了自己。那么,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拼多多在奇迹般增长的背后真的底气十足吗?
资本不信故事
拼多多战略副总裁David Liu曾表示,自2016年以来,公司每年的运营现金流量一直为正,不会用投资者的钱来补贴用户。
据拼多多财报可知,至一季度末,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425.75亿元。
但现金及等价物仅为55.27亿元,同比暴跌75%。虽然能依靠370.48亿元的短期投资,但可见其现金消耗量之高,十分惊人。
▲图片来源:雪球
相比之下,阿里巴巴截至12月31日的自由现金流则高达783亿元。据媒体分析,拼多多的自由现金流,如果在57.68亿元的基础上再剔除资本性支出,不排除为负值的可能。
实际上,拼多多的经营现金流主要来源是应予商家的应付款。说白了,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不断吸引商家入驻,商家交了更多押金,卖了更多东西,GMV和现金流就这样充实起来了。
换句话说,拼多多的现金流是提前预支了未来的负债,实际上是受限的。
此外,为了提高流动性,拼多多在去年9月发行了1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并在今年3月又完成了11亿美元的定增融资。
目前看来,拼多多并没有停止百亿补贴的计划。但是,这一商业模式到底能持续多久呢?
拼多多已连续四年亏损,2018年亏损额超过百亿元,2019年略有收窄,但仍将近90亿。今年一季度的亏损幅度同比又有所扩大,归属于拼多多股东的净亏损高达41.19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129.88%。
此外,一季度,平台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达到了72.97亿元。回首2019年全年,拼多多的销售和营销费用高达271.742亿元,较2018年的134.418亿元同比增长了102%。
当拼多多在更加卖力讲着"亏损换增长"这样的故事时,故事背景早已经发生了改变。
拼多多这一下沉赛道陆续出现新的身影,财大气粗且已盈利的阿里巴巴与京东纷纷入局,百亿补贴之战愈发胶着。
对此,海外金融服务机构The Motley Fool的分析师TMFSunLion毫不讳言地表示,拼多多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的战略,类似于瑞幸咖啡挑战星巴克,在与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烧钱大战中,很可能会反噬投资者。
他认为,拼多多仍是一支有前途的成长股,但估值不值得这么高。虽然收入强劲,但商业模式"建立在流沙之上"。
摩根大通公开表示:"关于这个公司如何实现目前的增长,我们仍有深深的疑虑。"
看来,美国投资者对于烧钱的资本故事已经不感兴趣,更对这类模式的中概股有着警惕之心。
拼多多是电商未来吗?
其实,相比于其他中概股,外媒对于拼多多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的。
因其针对目标群体的营销策略,及添加社交元素的拼单属性,福布斯杂志曾评价拼多多为"社交版的Costco",并称赞其创始人将游戏体验及电商体验相融合,创造了拼多多奇迹般的用户黏度及销售增长。
不过,外媒团购、拼单这个概念并不新颖。前有美国Groupon,后有中国美团网。
早在2008年11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成立了。三年后,Groupon成功上市。近五年来,股价起起落落,从每股6美元跌到了每股1美元。
而2018年上市的拼多多,却从每股20多美元涨到每股64美元。以结果论,拼多多确实是少有保持股价高速上涨的中概股之一。
同样是团购的概念,行业先行者的Groupon一路跌跌撞撞、不温不火;而行业新秀拼多多却在中国这个底盘深厚的市场生根发芽、花繁叶茂。
看似相同的商业模式,但Groupon聚焦的是城市里一些中高档商品、享受型服务的商家,比如Spa、按摩、高档餐厅、周末出游等等。而拼多多却聚焦在那些生活必须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面是美国当地库存积压、销售不佳的中高档商品,一面是可以依托中国物流、价格实惠的生活必需品。不一样的战略和定位,两种截然不同的市场反馈,不得不再一次把"消费"这件事拉回到"目标群体"这一底层逻辑上。
可以说,拼多多重新定义了电商,将都市人的社交需求融入了网络购物的基准框架。不是拼多多成就了社交电商的新模式,而是拼多多把消费观拉回到普通百姓天经地义的价格敏感上,赋予了消费者切实的议价优势。
拼多多的成功是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微信的流量扶持、发达的物流网络、广大的群众根基,都是成就一家"拼多多"的必备元素。
拼多多的成功或许不能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照搬、复制,但其开创的社交电商新时代,至少证明了这是一个不错的生意。诚然,想要成为优质增长并且盈利的中国电商,拼多多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要想摆脱电商版瑞幸咖啡的质疑,也只能用更强大的实力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