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年均工资再夺冠 两会热议:这些行业应“加鸡腿”
日前,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以下简称"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城镇私营单位(以下简称"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以非私营单位为例,共有10个行业超过平均水平,6个行业年平均工资水平超过了10万元。
哪个行业赚的最多?当然还是IT业。从非私营单位看,超16万元的年平均工资,让IT业连续第四年保持第一。
国家统计局称,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352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59元,金融业13140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
令人悲哀的是,制造业在公布的19个行业里,排名第14位,倒数第六,在全部行业的平均工资以下。
那么,对于工作中的人来说,有哪些行业最应该涨工资?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在医务人员、社区基层人员和教师身上。
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建议,在薪酬体制改革中,应对基层卫生人员给予更多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表示,建议提高防治体系建设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待遇,加大薪酬制度的改革。全国政协常委、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提出,应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激励性薪酬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市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进一步提到,将护士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并监管各医疗机构配足护士。同时,对于坚守护理岗位满30年的护士,建议颁发荣誉证书或勋章,给予工资调级或一次性补助,以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减少辞职率及改行率。
疫情之下,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雪建议,可以多吸收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注重从基层培养和选拔干部,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比例,形成长效机制,同时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职称职级晋升和薪酬待遇保障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建议,要更加关心关爱基层社区工作者,在待遇和负担上做好"加减法"。即在待遇上做加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等级绩效薪酬制度,提高薪酬待遇。
与此同时,教师的工资待遇仍然备受关注。5月1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田祖荫在发布会上表示,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须完成"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的目标任务,并要求各地开展自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则提出,建议教龄津贴应随着其他津贴、补贴的增长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