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盈利增长超过100%、告赢奥巴马、雷神山的三一重工,居然是他的

2020-02-15 18:36:58

三一重工又盈利了。

1月20日晚间,三一重工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08.00亿元~118.00亿元,同比增长76.58%~92.93%,上年同期净利为61.16亿元。

这已经是这家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年发布盈利报告。有媒体评论,三一重工挣钱不是新闻,亏损才是。

紧接着,在突发的疫情面前,三一重工也体现出来了自己的操守。

1月31日上午10时,三一重工东南亚大区从泰国采购的55000只口罩运抵长沙,其中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50000只,欧洲标准UN95口罩5000只。这是三一重工从全球紧急采购的第一批医疗物资。随即,三一重工将该批口罩捐献给湖南省红十字会,将根据需求统一调配至防疫一线。

三一重工国际总部总监徐庆伟表示,未来三天内还将往国内发运防护服5万余件,口罩近10万只。

而这两年围绕三一重工发生的新闻,也早可以单独成书。

这是传奇

从日本大地震后重建采用三一重工的设备,到在美国上法庭告赢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从把美国总部借给复联4拍电影,到全球第一个5G远程控制挖掘机投入使用......

三一重工用眼花缭乱的操作,给市场诠释了为什么它能成为"网红"。

而这一次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河南版"小汤山"医院日夜奋战的大场面中,三一重工的合作伙伴与工程机械设备到处留下自己的身影。

以至于现在提起建筑机械,人们先想起的就是三一重工。

而去年12月12日,三一集团宣布装备板块终端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使得股价飙升,当时就突破了1500亿。即使在鼠年开盘两天遭受空头狙击,三一重工依然走出一个上行的通道,拿到近1500亿的市值。

现在已经有媒体用镇国重企来形容三一重工。

即使在疫情面前,三一重工依然显得那么进退有余。除了大范围的捐赠之外,由于大量使用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生产线,三一重工的节后复工显得非常简单。

2月5日下午,三一重工长沙产业园18号厂房这个亚洲最大的数字化工厂,三一在此进行了简短的复工仪式,标志着这家全球工程机械巨头正式宣布复工生产。

相关人士,集团17个国内产业园已做好防控措施,具备复工条件,近期将会陆续开工。

这又成了各大媒体争相追逐的新闻。

但与企业一直高调亮相在闪光灯下不同,三一重工的董事长、创始人梁稳根却异常低调。

甚少出现在新闻中的梁稳根,几乎都不接受采访,在互联网上想找到他一张很好的照片也非常困难。有湖南的媒体同仁曾在酒桌上评选出10大最难采访的经济人物,梁稳根名列其中。

有意的是,这个低调的湖南前首富、三一重工帝国的缔造者和掌舵人,其实最早是做焊接材料生意的。

创业岁月

梁稳根从学校冶金系毕业后,服从分配到了机械厂。但一直以来对按部就班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的他,1986年干脆辞去铁饭碗,借款6万元下海建立了自己的焊接材料厂。

当时梁稳根创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市场上铜基焊料奇缺。大部分的材料都要从国外尤其是日本进口,这在当时的中国焊接材料市场上是一个常态。但梁稳根就想挑战这个"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母校老师的技术帮助下,他历经13次失败,在将将要花完最初的创业资金的时候,成功开发出105铜基焊料,由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到1991年,梁稳根的焊接材料厂年产值已经过亿,当时早已成为湖南娄底最大的民营企业。而他自己,也已成为当地政府官员的座上客。

但他还不知足,打算进军外资占优势的重型机械领域。在他看来,如果在重型机械中闯出一片天,很有可能会缔造一个超过百年的传奇企业。

于是,他把自己的公司改名叫三一重工。而所谓的"三一",就是"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现在这条厂训,仍挂在三一重工的各大厂房里。

但那个时候,国外企业几乎垄断了国内的重型机械市场,国内的配套厂商都很少,大部分都是代理商进口设备销售赚一个差价,想要自行制造产品从而杀出一条血路谈何容易。

当时梁稳根有两个选择。

一是像很多国内所谓的领军企业一样,引进国外淘汰的"先进技术"生产,消化后再创新;另一个就是从头开始走一条自主创新的路。

梁稳根选择了后者,将自己已经挣到的一切都压了进去。

这被外人看来是一场几乎必输的赌博。

在朋友看来,那时的梁稳根一意孤行,大家都为他的失败做好准备。而他其实也心里没底,甚至已经做好如果失败自己就写本书留下经验,然后去山区教书的打算。

三一崛起

胆大心细,是梁稳根创业的诀窍。这一次也不例外,经过谨慎研究,他选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混凝土泵。

但刚开始的创业就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当时这种设备核心的液压系统只有一家日企有技术,国内的产品都不过关,他找不到质优价廉还能符合自己技术标准的零部件。而如果采用日企的技术的话,单台设备成本将增加40%,这几乎是他无法容忍的。

那时候的梁稳根不信中国人不行,他开始到处找关系,最后从北京自动化所请来了技术专家。

将近半年的研发之后,梁稳根带领团队用一个后来被称为颠覆行业的设计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并将这个核心技术做成三一重工的独特优势。

这也变成了三一重工的第一个国际专利,并在国际流行的技术标准之外,开创了自己新的领域。

从此,具有核心技术自主性而且价格优势明显的三一重工的混凝土泵,销量长时间占据世界第一。不管多高的楼,他的设备都能搞定。而且因为技术方面的优势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三一的产品甚至被之前他们想去学习的日本市场高度信任。

在几次日本政府为灾区采购的设备清单中,三一重工的相关设备赫然在目。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三一重工应日方请求紧急驰援对方一台长臂架泵车。

事后有日媒评论,是三一重工救了日本。这也成了三一重工东亚地区市场发展的名片。

梁稳根的成功还跟他的性格有关。他是一个急性子,"嫉慢如仇"。

打开国际市场后,他就急匆匆带领三一重工拓展到挖掘机、起重机等领域,在短短的几年之间成为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重工机械生产巨头。

而借着2015~2018年的国内房地产增速持续增长的这样一个趋势,三一重工的建筑机械因为技术水平高、质量稳定以及相较海外设备的价格优势,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梁稳根创造了在重型机械领域连续四年盈利增长的奇迹。

而且,梁稳根在占领国内市场之后并没有放慢脚步。

刚刚获得国内市场的优势份额,他就展开国际化并购的行动,成为少数几家在2015年之后就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重工企业。

这也使得三一重工现在已经成长为国际重型机械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王者。

技术为先

纵观梁稳根的创业史,重视技术研发是他的根本策略。

他甚至认为三一重工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是技术领先。

5月国内刚刚颁发5G牌照,梁稳根就联合联通展开了5G远程控制挖掘机的研发和试验,并取得成功。而现在建成全球最大的远程控制加智能化生产加全机器人封闭的重型工程机械生产线,也为梁本根下一个10年的发展夯实自己的基础。

这成为这位湖南前首富一直挂在嘴边的下一代技术优势,也是他稳坐钓鱼船的资本。

到如今,三一重工的A股市值早已接近1500亿,梁稳根仍将科技创新当作杀手锏。

很有意思的是,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梁稳根,公司对外都由总裁向文波一人处理。

他甚至对向文波有个要求:

"你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三一,但最好任何人都不知道梁稳根。"

但这次的疫情,也确实将这位隐居在实业圈的大佬和他为三一重工未来10年发展做的准备,显现了出来。

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更多的企业如果学习他的话我们的实业才有更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捐钱捐物其实不能算是企业家对这场疫情最大的贡献,复工后还能维持一家企业正常的运转乃至达到更高级别的发展,才是企业家应该做到的那一步。

毕竟推动我们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企业家。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微信号:BT财经)所有,财经时报为BT财经授权转载的唯一网站,未经BT财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 Copyright 2024 BT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