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技术换市场,华为能否成为中国“苹果”?

2019-09-26 11:13:00

华为深圳总部举行的2019年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对外公布了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4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其中消费者业务为2208亿元,占55%;运营商业务为1465亿元,占36.5%;企业业务为316亿元,占7.9%。

在风起云涌的2019年上半年,纵然美国"实体清单"对华为所带来的不小的困扰,但总体而言,华为仍然以稳健的创收稳坐中国手机市场鳌头,所受影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华为的5G技术自正式发布以来就一直广受关注,此前,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表示,华为将许可别的西方国家也生产与华为同等的5G设备,并且愿意将时间归零,大家回到同一起跑线,在华为5G研究基础上继续革新5G技术。

 

 

科技公司将自己的核心科技卖给自己的竞争对手?乍一听,恐觉有诈。细一想,似乎白给,如果真的把5G技术卖给别的国家,他们在此基础上比中国率先研发出比5G更高一筹的技术,那么华为不是得不偿失?

任正非当然想过这个问题,但在他的眼里,这都不算个事。

以技术换市场,举止端庄应对市场挑战

5G技术对华为来说固然重要,甚至可以说5G技术在中国的率先研发在中国科技史上是里程碑式的进展,虽然5G技术风头正劲,但对于华为来说,与技术同等重要的还有海外市场

倘若不能打破国外市场的桎梏,那么华为即将面临的问题将是产品滞销和财政赤字。单凭国内市场显然是远远不够支撑起华为每年在科研上所投入的巨额投资,如果失去国外的市场,创收失衡,华为也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再继续革新新技术,5G发展也将停滞不前。

将5G技术卖给西方国家,华为本身也会获得一笔不菲收入,这笔钱可以让华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技术的研究中,5G技术也将汇聚世界顶尖思想衍生更多可能。至于超越一说,各国国情决定了各个国家对5G技术的用途不尽相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比永远是立足于对国家的贡献多少,而在这个方面,华为现今的成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者,大哥姿态尽显

关于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华为一定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它明面上表现为华为获得的多项世界专利上,暗地体现在每年拿出总利润的10%投入到科技创新中。过去十年,华为为研发投入总金额超过4850亿人民币,其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全球名列前五之列,华为的研发人员们也的确没有辜负公司的期望,不仅率先研发出了5G技术,还积极地参与到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的工作中。根据华为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华为加入了4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开源社区,担任超过400个重要职位。2018年,华为提交标准提案超过5,000篇,累计提交近60000篇。

 

 

虽然WIFI联盟国际固态技术协会(JEDEC)、SD协会等组织都在美国商务部对华为发出的禁令后撤销了华为技术会员资格,使得华为无法再参与到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不过在对华为限制资格的同时,这些协会也失去了华为这个重要技术供应者所提供的相关技术建议,孰好孰坏,他们心中也自有掂量。

三大产业链同生长,未来十年将成为华为"黄金十年"

作为一家坐拥164家供应商的巨头企业,华为供应商囊括软件与服务半导体设计代工晶元制造生产服务、安防设备等诸多门类,为了更好的分类,华为将自己本身的业务分布为三大板块,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其中,消费者业务为三大业务之首,运营商业务次之,企业业务占比最少。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发现,企业业务虽占比最小,但增长也最快,复合增长率达到37%,企业业务或将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主要业务。

华为的企业业务不仅包含金融交通石油天然气教育等当下热门行业,还囊括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政务云等领域。华为不仅向客户提供自己生产的硬件设施和云平台,还与多方合作提供高度定制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云计算的快速成长也为华为开辟了新的成长方向。

 

 

运营商业务则是在5G技术的牵头作用下迎来高光时刻,截至目前,华为已经与全球多家运营商签订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在世界各地已建成4万多个5G基站,在未来5G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运营商业务收入或许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消费者业务是华为总收入的大头项目,其中包括芯片、基带、屏幕、电池、摄像头等技术。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位,中美贸易摩擦导致高通不再给华为供应芯片,但中国电子产品的芯片一向依赖进口,为了实现芯片自由,华为海思从十几年起就开始研究华为自己的芯片,数十年的研究成就了如今的麒麟系列芯片,如今终于实现芯片自由。在美其他供应商也停止了业务往来,但在国内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替代产品。

如今的华为,已逐渐实现去美国化步伐,即使美方如何打压,华为都能够迎刃而解,相信在未来十年,在5G技术的加持下,将成为华为的黄金十年。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 Copyright 2024 BT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