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中国发展进入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By 祥子
2019-05-18 17:05:0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近日在一场活动中表示,发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中国过去可以引进与模仿,但随着中兴、华为事件的发生,须尽快开始自主创新;同时继续做好体制改革的深化,继续开放发展的进程,继续学习引进。
樊纲是在5月17-18日期间举行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经济研究·高层论坛2019"活动上发表上述讲话的。 樊纲同时还担任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和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
樊纲认为,发展中国家保持发展,需要寻找相对优势,具体来看,有这三个方面:
一,要素的"比较优势",因为穷而劳动成本比较低;
二,"后发优势",因为落后,是后来者,知识成本较低,可以走捷径,可以享受到知识的"外溢效应",研发成本、技术成本较低,制度移植。
三,"本土优势",如果经济体较大,国内市场较大,本土文化、"本地关系"和本土市场,可以使最初时期的交易成本、营销成本较低。
樊纲解释,对中国来说,"中国40年高增长,也许前20年主要解释是比较优势,后20年只能用发挥了后发优势才能解释。"
自主创新在近几年被频频提到,现在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一环。早在十三五规划中,自主创新就已被提到了关键位置。
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
在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国宣布了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愿景,到2030年成为"国际创新领袖","到2050年成为科技创新的世界强国"。
财经时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