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回归理性 选择日益多元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有了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
在近期举办的2019中国留学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说道:"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从1978年的300多人增加到2018年的66万人,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源国。"
据统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占到世界留学生人数的四分之一,且人数仍在不断增长。
《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的调研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留学日趋"大众化",广大学子和其家长看待留学也更加理性。相比过去过分看重功利性因素,现在则更注重通过留学来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人生经历,从而提升自我素养与能力。
就留学目的地而言,虽然英美国家仍然最受中国留学生青睐,但是不少学生和家长也逐渐把眼光放到了欧洲大陆和亚洲地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较为低廉的留学成本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原因。
由于紧邻中国,全英文的教育环境,特别是留学花费仅为主流国家的三成,不少中西部的工薪家庭开始将目光投向东南亚。
教育资源丰富 国内需求增加
由于历史原因,东南亚国家曾长期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因此该地区的大学由于大多采取欧美的教育体制。另外,许多当地大学教师均毕业于西方知名大学,所以相比国内的大学,当地大学在教学方式以及内容方面和欧美高等教育更加接近。
实际上,东南亚不少大学在亚洲、乃至世界上多有着不错的影响力。以QS世界大学排名为例,除去亚洲高等教育中心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印尼都有一些区域一流大学。马来西亚共有6所大学,泰国和印尼各有3所大学进入QS亚洲大学排名百强。其中,马来西亚历史最为悠久的马来亚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同列亚洲第19位。
另外,东南亚大学通常与欧美大学有着较为广泛的合作,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泰国的许多私立大学还通过合作办学的模式推出了"双联课程",到欧美国家大学至少学习1年的时间,这样既让留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欧美大学教育,同时还能控制留学成本。
正在马来西亚留学的涂同学告诉《财经时报》:"(我)就是想通过双联课程到英国去留学,这样的花费会比在在英国直接读本科低很多。我在这边(马来西亚)三年了,英语进步了很多,也让自己视野更广,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
菲律宾圣洁天使大学(Holy Angel University)负责人瓦尔德斯先生(Leopoldo Valdes)向笔者表示,东南亚教育有着自己的优势,比如菲律宾在英语、护理、商科、旅游以及农业方面表现不俗,目前很多韩国留学生在当地攻读学位。他也坦言,由于政治以及负面媒体报道等原因,中国学生在菲人数非常有限。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对熟悉东盟语言文化的专业人才,需求迅速增加,这无疑为在东南亚留学的中国学子带来了更好的就业前景。
赴东南亚留学人员在落实"一带一路"在该地区的建设中有着先天的优势,既能给予智力支持,也能起到文化桥梁的作用,使"一带一路"项目能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功落地。
据媒体报道,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在"一带一路"国际商协会大会上表示,中国已连续9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双向累计投资额超过了2200亿美元。
理性选择 目标清晰
随着国内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也更加理性实际,对自己出国求学的目标也更加清晰。
根据《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超过六成海归的月薪不到万元,八成海归认为其收入低于预期。因此去英美国家留学,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
"据我观察,现在中国学生不再局限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选择其他国家(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拿到美国的学位回国后,期待高薪和社会地位,但实际情况可能大相径庭。周围拿美国学位的人不少,很难出众。"国际留学资讯平台Studyportals高级顾问,里姆库斯(Vytautas Rimkus)先生告诉《财经时报》。
他举例说道:"我的(中国)朋友到芬兰留学,学习了芬兰语,毕业后则从事中国和芬兰公司的联络工作。"
另外,他表示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他们有塑造自身品牌的意识,他们想要"与众不同"。
最后,里姆库斯认为由于中国自身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国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如果不是国外一流大学,许多优秀学子还是更倾向于国内知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