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印尼为何达不到7-9%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
推荐阅读:
伴随主流宗教而来的就是该国总体教育水平不高,尤其是国民的数理化等理工科知识训练不足,导致工程技术人才匮乏,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这种缺乏技术人才的国情,是该国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而工业化程度较低的经济体自然难以实现其经济的高速增长。
此外,印尼当地民众不喜储蓄、不愿冒险投资、容易满足等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或许佐科总统正因为理解到国民存在这种生活工作态度,在其2014年的竞选纲领中特地提出一项"改造国民性"的政纲,无疑这是极具针对性的政见!但实施"改造"难度十分巨大,成效也非立竿见影,四年来的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
3.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因素:
印尼的经济增长主要以国内消费(含民众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和出口等为动力带动,其中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70%。佐科总统执政后因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所上升,同时也带动了就业的增长促进了民众消费的提升。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几年相应有所下降,至2018年约降为64%。纵观全球各国,这种以消费为主要增长动力来源的经济结构国家,其增长率都是难以达到较高水平的,像印尼这样能实现超越5%增长率的经济体已难能可贵!
除了上述宏观的经济结构因素不利于印尼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之外,其实体经济的具体产业结构存在的缺陷也不利于该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该国以初级原材料类产业居多,比如煤炭业、矿产业、棕榈橡胶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农林渔业等,由于缺乏相关的深加工技术,这些产业都未能延长产业链,因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从这些产业获取更高附加价值困难;另一大类产业则是依赖进口原辅材料的技术较为简单的组装加工业,如纺织制鞋业、汽车组装业、家具业等等,因缺乏相关生产技术或没有相应原材料,该国不能自我生产这些原辅材料,无法实现进口替代,因而不能像中国那样实现全产业链集群生产,导致产出效率低,产品附加价值有限。
这种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产业分布,当技术水平不能突破、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不能提高的情况下,其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会受到严重限制,这也正是不少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陷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好在印尼目前整体而言离这一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尚谈不上讨论如何避免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
4.地理环境因素:
印尼是由17000多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各岛屿之间交通不便,交流成本高昂,因而严重阻碍各岛屿之间各要素的高效快捷流动,影响了市场对各要素的有效配置,让印尼国家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而各岛屿之间的市场分裂,极大地制约了该国能发挥出的2亿6000万庞大人口规模应有的大市场带给广大消费者额外红利的优势。该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成为阻碍印尼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
正因为此,佐科总统执政伊始,立即落实建设"海上捷运工程"的竞选政纲,在各大岛屿迅速大力新建或扩建港口、机场和高速公路等等基础设施,努力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力图降低人流物流等各要素的成本,这些施政无疑是十分明智的有利于印尼社会经济长远良性发展的战略举措。
5.发展不均因素:
因为印尼岛屿众多,市场割裂严重,各个岛屿发展水平自然参差不齐,其中以爪哇岛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最高!该岛以少于该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创造出占其58.48%的GDP份额;当2018年该国人均GDP处于约3920美元水平之时,该岛人均GDP高达约7500美元!而雅加达省又是爪哇岛最为发达的地区,人均GDP高达12000-14000美元--因外来务工人数难以统计,无法得出较为准确地人均GDP数据。这种各地区发展不均匀的客观现实,注定各地的经济增长率高低差异较大,相对落后地区的增长空间相对较大,增速会相应较高。
虽然笔者认为该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离"中等收入陷阱"还较远,但爪哇岛地区尤其是雅加达及邻近周围地区则已经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困境,随着该岛人均GDP逼近8000美元,近年来土地成本劳工成本等均已大幅升高,已经让该岛的众多实体企业面对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的严峻挑战!事实也确实如此,不少产业已经遭受巨大压力,一些企业家由于未能紧跟时局变化,没有提前布局及时实施应对措施,他们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已经蒙受到重大损失,其情形与这些年中国国内众多实体企业面对的情形几乎完全一样。
在前面分析该国宗教文化和产业结构因素时已经指出,因国民教育整体质量欠缺,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而因为受民粹思潮影响及部分政党为了一己私利蓄意挑动民意,该国存在排斥急需的国外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前来工作的情形,让其产业的技术升级换代更加艰难。作为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的爪哇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受限,该国的GDP高速增长必定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
6.法规政策因素:
除了在前文分析宏观制度因素时已经指出各地法规与国家及各部门法规存在矛盾冲突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之外,该国各政府部门制定的某些法规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因受民粹思潮影响,排斥外来工程技术人员,体现为签证名额限制,而相关部门官员也利用这种思潮谋求权力寻租以获取私利,因为有名额限制就会让权力寻租空间加大,相关部门和官员所获利益相应会更高;从这一思路分析,在进出口许可证管理和相应配额制度等方面出台众多类似政策法规也就很好理解,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在佐科总统执政伊始大力精简政策法规后的短短2年时间内,为何会很快大幅反弹各部门出台更多政策法规的根本原因;等等。
笔者认识水平有限,对印尼政经产业各方面情况缺乏全面深入了解,不揣冒味撰写此文表达我们对该问题的初浅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冀与社会各界贤达共同探讨,以求得出真实客观原因,便于执政者在施政当中,辨别哪些因素容易改进,哪些因素难以更改,哪些因素无法改变,以利于他们在执政当中能更好更有效地寻求经济更高速增长的破解之道。
(全文完)
(作者 杨钦松,印尼阳光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刚,原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驻印尼代表)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财经时报立场。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制订投资策略或进行投资操作,损益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