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远征:改革开放成功奥秘有二 接下来国企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最重要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奇迹是个追赶的过程。在这40年的过程中,中国超过意大利、日本、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并不是例外,而是有经验可循的。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在11月13日举行的《财经》年会上分享了背后的奥秘。同时,曹远征也表示,接下来中国要继续改革开放,最重要的议程包括国企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它的诉求。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化以计划经济为主,是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形成了大量的国有国营工业。这个体系固然在一定时期有它的重大贡献,但我们不可否认地发现,它的浪费严重、决策失误,这便构成了改革的原因。于是就出现了亚洲国家典型的民间工业化,在中国就是农村工业化,这改善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引起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对外开放就是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纳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在全球化中,通过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不断地使产业结构升级,由于结构的急剧变动,引起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58年到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5.1%,1978年到去年年底,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9.6%。改革开放成为产生中国奇迹的一个原因,这个奇迹最核心的就是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成功奥秘:激励机制搞对,改善资源配置机制
关于改革开放的关键经验,经常提到的是调动积极性和简政放权。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这两句话就是激励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
调动积极性,就是改善激励机制,尊重老百姓的首创精神,尊重他的权利,激励机制就会改善,他就会发现最合适的生产方式。其实中国农村改革经研究正是由此而来。小岗村的农村在过去吃不饱,把地分了,粮食就出来了。其实经验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让他们干干看。1984年一个文件提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由于农民收入的提高,一定把货币收入投入工业,形成了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对传统的国有工业产生了重大的冲击,这时候一定会有争论。但中国的经验是,最后国有企业开始改革,先是承包制,后来有了股份制,有了今天的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市公司。这是改善了资源配置机制,由于这个资源配置机制的改善,使中国的效率大大提高,才出现了高速增长,这是最基本的经验,把激励机制搞对,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正确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改善资源配置机制,这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奥秘。
改革开放应继续沿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走下去
我们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原因很简单,就是饿肚子。改革开放一个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小平说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摆脱贫穷的愿望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故事,也是在这样40年的进程中,中国成功地把3亿人口带到中等收入以上水平,还有其余的人口,在这个过程中跟随,于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接下来,如何使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仅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怎么让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还是改革开放,继续沿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走下去。工业化、城市化、农民工等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农民工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是文化问题,是生态问题。我们不忘初心再出发,以后我们应该是更全面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在2035年变成一个发达的经济体,在2050年建国100年的时候,才能走到世界的前列。这是改革开放40年给我们的启示。
在诸多改革议程中,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最重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已经发生了变化,还不是过去说的国有企业如何赚钱,如何有效率,而是国有资产如何进入社保。如果国有资产进社保,这是提高居民收入,这也是社会体制的改革;关于财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说得很清楚,政府的功能应该转向服务性政府,应该按照这样的方向重新树立中国的财政。
不能用减税替代财税体制改革
减税是改革中应有的一步,但不能用减税代替财税体制改革,最核心的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财税制度,而不是仅仅税收得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改革是最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