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应理解代码不是法律
媒体和企业界已经对发掘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重塑商业和日常生活的潜力做出了很多贡献,这样做是正确的。区块链可以更好地重塑我们世界的许多方面,从支付到保险再到敏感的身份信息。目前正在开发的项目有望解决问题 - 例如,通过供应链转移的产品的来源和真实性 - 这些问题似乎永远困扰着政府、企业和个人。
但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这个承诺误认为是一颗银弹(意为威力无穷的武器/技术-译者按)。为了使区块链充分发挥其潜力,需要在许多领域围绕其进行强有力的流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
一些工程师吹嘘"代码就是法律"的格言。虽然这句话很有趣,但不幸的是,这不是真的。法律就是法律;代码和英语(或任何其他语言)仅仅是沟通意图的媒介。
根据定义,人类相互作用的任何领域都是模棱两可和不可预测的。主要在"智能合约"系统上运行的区块链空间也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如何精心设计和彻底审查智能合约,都会出现原创者无法预见的情况。当发生类似这样的事情时,必须有一个系统允许各方达成协议,除了智能合约中编码的严格参数之外还有一些灵活性。
例如,假设按照一份合约,亚洲的供应商同意向美国的批发商提供一批产品。使用一份智能合约,购买此货物的资金将在交易结果发生之前进行托管。这家亚洲制造商生产该产品并通过海运并将其运往洛杉矶港。根据智能合约的结构,一旦产品抵达,资金就会从托管账户中发放到托运人的账户中。
然而,该产品在海关停留了三个星期。当它最终被释放时,货物已经坏了;批发商无法在可以出售给消费者的状况下收到产品。因为智能合约是二元的 -- 有效的,以及如何-那么(if-then)声明 --没有机制让买方根据交易的不满意结果来收回其认为有权获得的资金。从智能合约的角度来看,交易已经完成并且已经盖棺定论。事后,没有办法重新划分资金或重新协商协议。
因此,如果没有为他们实施仲裁和争议解决框架,那么令智能合约对许多用例具有吸引力的强烈不可侵犯性则成为其致命弱点。编写的代码可以令结果不可逆转,但这不能成为法律。我们越早在智能合约的效用与人类法律协议范围之间找到适应,我们就能越早发挥智能合约的全部潜力,以便更好地改变商业运作。
本文作者Amy Wan是Sagewis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gewise是一家为智能合约提供仲裁工具的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