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中非交往一线专家的"微生活,大影响"

By 熊平
2018-06-13 10:50:00

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于9月举行,彼时距离2000年10月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满18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许多外交人员、援非专家、医疗队、媒体、学者、企业家作为中国文化和技术的鲜活载体,与非洲亲密接触,脚踏实地地落实中非合作的"愿景"。虽然没有外交头衔,但是他们的微生活却关乎着中非关系的大局。

2018年6月6日,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和人文与发展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洞见" 邀请了5位与非洲有过亲密接触的专家、媒体人、学者为大家讲述了一线专家们真实的生活和收获。

(Photo : 财经时报)

一、每个高大上的中非合作一线专家,内心都住着一只"小小鸟"

不是每个会种地的农民都可以成为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UNFAO)的专家。从能力层面上来说,必须同时具备农业理论和实操经验,并且有出色的英语能力的人,经过申请,层层选拔才有如此殊荣。不仅如此,每个长期驻扎非洲的联合国专家都需自带理想情怀和浪漫主义。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资深专家,农业农村部埃塞俄比亚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邓正锐先生在过去的15年里,经历很多苦哈哈的日子,没有锅做饭,点煤油灯,战乱、疟疾、没有亲人陪伴......人生最宝贵的年华都泡在了非洲,现在老伴都快到退休年龄了,他却再次申请去埃塞俄比亚工作三年。

当《财经时报》编辑问他为什么选择去非洲奉献了人生韶华,他回答:"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地方农委,但是我一直喜欢英语,虽然工作中不怎么用得上,但是我坚持学。后来联合国招聘农业援助专家,我就报名了,在那里也许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邓先生的乐观主义和浪漫情怀。他向《财经时报》主动介绍的不是非洲的苦,而是非洲的环境之美,音乐之美。在他微笑的述说中,编辑差点忘记他是一个水稻专家。

 

(Photo : 资料图片) 塞拉利昂总统ERNEST BAI KOROMA先生与专家组组长邓正锐亲切握手

梁子,中国第一位独自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媒体女摄影师,自2000年至今,多次独自前往非洲,进行人文调查并拍摄非洲人生活方式及生存状况,足迹遍布莱索托、塞拉利昂、厄立特里亚、喀麦隆等约20个非洲国家。梁子女士说:"我在莱索托比较偏的地方,一猛子扎在村子里好几个月。在塞拉利昂的时候,曾经在部落里住了五个半月,后来大使樊贵金就让联合国的军人观察员通知我一定要回到首都,一定来一趟,看看这样人是死是活或者怎么着了。"

梁子女士与非洲18年的亲密接触是出于组织的需要,还是内心的热爱?她说, "非洲是我一个愿望,或者是一个梦。我就特别向往这个地方,可能跟看影视有关系,也许跟我的性格等等有关系....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要等到老了,所以我就必须得自己往前走,那怎么办呢?就辞职往前走。"

(Photo : 财经时报) 中国第一位独自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

二、他们的微生活,成为中非民心相通、文化相通的一部分

中国专家在非洲的微生活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比起西方的个人主义,中国专家的"集体文化"与非洲人民崇尚的"群体文化"有着天然的相通。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继霞,长期从事援非专家研究工作,她曾经到中非合作一线对很多专家进行调研,她的调研结果能够说明"中国式微生活"如何产生大影响。

    中国专家们把带着中国烙印的集体生活模式带到了非洲。"他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吃住都在一起,一起去祭拜在坦藏铁路或者在其他的工作当中不幸去世的人"陆教授说。

    "中国专家与当地人有更多有文化上的交流,因为中国专家不仅仅把工作当成任务书来完成。西方专家是照着工作计划做,多余的不管,下班后只在自己的俱乐部里交往,但是中国专家不是,他们会参加非洲当地人的婚礼、葬礼等等。中国专家跟非洲的一些社区、机构、人员这样一种联系,更多地超越了技术本身的层面,内容更加丰富"陆教授介绍。

    所以,据专家观察,"中国式的交往模式"比西方模式在非洲有着更好的效果,因为非洲国家普遍的文化也是注重"朋友圈"的,他们喜欢热闹、群体的生活。

邓正锐先生分享了一个"微生活,大影响"的例子,2005年他到尼日利亚做援助项目的时候,该国老百姓和官员对中国都完全不了解,他们认为美国第一,尼日利亚第二,中国很穷。于是专家组安排受援国官员到中国来考察学习,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的原话是:"原来中国是这么好,中国比美国还好。"他们说我们也要跟他们搞发电,马上解决发电问题饮水问题。现在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其他非洲国家都知道中国经济很强,邓先生说:"我再次去尼日利亚的时候,当地朋友在新闻上看到了习主席的八一阅兵,他们用视频录给我看,比我看得还早些。他们也非常关注中国的变化,因为现在媒体都很强了,他们现在知道我们现在很强的。"

    中国专家在帮助非洲人民的同时,内心不断被非洲文化所观照,并真正地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彼此欣赏,才能文化相通、民心相通。邓先生、梁子女士在会上表示,现在中非交往的内涵已经不是施与受的关系,而是双赢。不要带着高高在上的老师的姿态去非洲,因为"很多大专家在非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认知国家,一个改变自己的过程。"而他们每个人都从非洲学到了太多东西,这些东西从书本上很难学到。真正的欣赏才有由衷的尊重,这必将被非洲人民感受到。

三、专家就是"活的数据库",希望你来查询

    每个中非合作一线专家都是活的数据库,他们在长期观察和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数据和资讯,然而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外界很少知道。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学博士蒋华杰用长镜头扫描了中非交往的历史,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很多专家去非洲,然而他们似乎没有起到帮助民众去了解非洲的作用。

近些年,在我们国内产能过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创业者沿着一带一路把这个战场转移到非洲去寻找机会,也就是寻求经济上的互利。但是在他们着手从事矿业、渔业、农业、 IT行业的时候,还是面临着真正困难,比如,他们对当地的政策、法律、文化、技术、自然条件等等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中国专家开放数据库,给中非交往一线的企业家提供数据支持,专家的微生活将产生更大、更明显的影响,中非合作也将朝更有活力的方向发展。

"南南合作/国际发展合作洞见(Dialogue on South-south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是2018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发起的一个对话栏目,针对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前沿和焦点问题展开,尤其关注与发展金融(development finance)、发展知识(development knowledge)、发展合作(development cooperation)和发展治理(development governance)相关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减贫、社会转型等领域,期待通过对话和交流,展现该领域前沿观点、实践探知和经典议题。

(作者 财经时报 熊平)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 Copyright 2024 BT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