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04月27日

注册 / 登录

【ESG报告解读】保险业绿色赛跑:平安为何暂时领先国寿?

作 者 | Han

正文共计3810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编者按】ESG报告一向被认为是投资领域新话题,但是很多投资者其实都读不懂。目前,多达30%以上的上市公司会定期发布ESG年报,截至2022年底中国A股上市一共有1700多家发布了ESG报告,不排除一些上市企业把发布ESG报告当做例行公事。到底问题出在哪?本篇我们将聚焦ESG信披做得相对较好的保险业赛道,看看保险巨头们交上的ESG答卷谁拿了高分、谁拿了低分。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任时,曾经怒批一家保险公司“鲁莽且贪婪”;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对媒体透露,这家险企的行为甚至让他好几次“把电话摔了”。

 

万夫所指的对象,是昔日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简称“AIG”)。

 

事情发生在全球金融海啸刚有退潮迹象的2009年。当时这家大型金融公司获得了美国政府1720亿美元的救助款,但前脚刚从倒闭的边缘被“抢救”回来,后脚竟然就决定向公司高管发放高达1.65亿美元的奖金。

 

此举引发的巨大争议,不止集中在这家华尔街机构自身上,还令当时的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卷入质疑、信誉蒙尘。民众的愤怒令后续的经济援助和刺激计划陷入了尴尬,于是引发奥巴马、伯南克的恼怒发声。

 

如今回首复盘,AIG在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中的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两方面,均出现了重大问题。曾经市值2000多亿美元市值的AIG,在金融危机和上述争议事件后,十多年间的市值一直在500亿美元以下徘徊,再难复现往日荣耀。

 

这一案例也正说明了,做好ESG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何等重要。将视线转回国内,中企保险公司的ESG工作做得怎么样?

 

总体而言,中国上市大型保险公司ESG工作质量较好、信披透明度较高。同花顺ESG评级数据显示,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保险公司所在的“非银金融”连续多年排名第二,仅次于银行板块,是ESG披露率最好的板块之一。

 

保险板块市值均超7000亿元的两大巨头——中国平安( 601318.SH )和中国人寿( 601628.SH ),在同花顺ESG评级中前者拿到了“AA”的较好水平,后者拿到了“BB”的平均分水平。在明晟(MSCI)ESG评级、中诚信绿金等其他体系下,近年中国平安的表现也好于“行业老大”国寿。

 

它们的差距在哪里?从中能够汲取保险业ESG工作的哪些经验?

 

1

公司治理是中国平安ESG短板

 

 

BT财经数据通注意到,中国平安连续多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原则主要依据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可持续性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银行、保险、资管及托管行业)》等文件。

 

分看ESG三项中,中国平安的“S”、即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做得最佳,在同花顺ESG评级中排名申万非银金融板块第一;“E”、即环境保护方面,工作表现也处于行业前列;“G”、即公司治理管理方面,排名相对靠后。

 

先来看做得最好的社会责任管理方面,中国平安在供应商与客户权益、资本市场监管等方面均表现优秀,但在员工权益上曾经出现负面舆情。2021年,中国平安保险的某一分支机构被前员工举报存在“内外勤相互勾结”等行为,称造成了几百人上当受骗。当时中国平安对《中新网》等媒体透露这一举报其实发生在2020年,公司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核实、处理相关涉事人员。

 

在环境管理上,中国平安的信息披露做得可圈可点。在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详尽披露了职场运营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绿色建筑认证项目个数等数据。在绿色金融方面,中国平安透露,2022年其绿色投融资规模超过2823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绿色保险原保费收入规模分别超过1820亿元和251亿元。

 

中国平安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工作仍有进步空间。新经济学家智库研究员樊博曾撰文指出,中国平安在还面临着范围3碳排放数据单薄的问题;另外和国际保险巨头相比,中国平安未披露承保涉及的碳排放,也缺乏对承保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做出说明。

 

在公司治理方面,同花顺ESG数据显示,中国平安在股东治理方面较为薄弱。公司2023年中报显示,中国平安目前依旧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据天眼查,中国平安工商登记的主要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持股比例分散在3.01%至38.17%之间。

 

 

2

国寿评级有追赶空间

 

 

作为中国保险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人寿的ESG工作起步非常早,早在2020年3月,国寿就已经披露了A股保险业的第一份ESG报告,甚至比“隔壁”银行业的ESG首份报告(工商银行于2022年披露)都早了整整一年。与中国平安类似,国寿的ESG报告根据或参考香港联交所、GRI相关文件编写。

 

虽然“起了个大早”,但从第三方机构给出的评级来看,国寿在ESG方面取得的成绩不甚理想。例如2022年8月,MSCI ESG曾经将国寿的ESG评级上调至BBB级,而中国平安在这一评级体系下已经连续两年拿了A。同花顺ESG评级也显示,中国人寿拿到BB评级,低于中国平安、太保、新华保险、人保。

 

与中国平安不同的是,中国人寿的公司治理是它ESG三个方面中做得相对更好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分更低。但三项都在A股险企中排名靠后。

 

或是由于分支机构过多,“治理主体违法违规”这一分项,是拖累国寿公司治理争议的主要因素。在前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里,2022年中国人寿的消费者投诉总量为6695件,是所有人身保险公司里的第二多。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有关国寿虚假宣传、引诱销售的抱怨声也一直较多。

 

罚单也向国寿的各个分支机构飘来。仅在2023年四季度,BT财经数据通整理公开报道发现,国寿就已经有如皋市支公司、策勒县支公司、新平县支公司等分支机构被罚,罚单金额一般为数十万元。

 

在社会责任方面,国寿也曾经陷入前员工举报掀起的舆情中。据《北京日报》2021年2月报道,2021年初,有自称在国寿嫩江支公司工作的员工举报该分支机构总经理存在保费造假、骗保套钱等问题。据新华社消息,国寿后来公布称,被举报的总经理违规违纪问题部分属实,已进行处分和追责。

 

毋庸置疑的是,国寿无论从市值、首先保费收入等角度来看,依然都是行业里的领军人物。ESG评级虽然不能代表公司的经营情况,但相对其他险企而言,确有值得提升之处。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团队ESG专业素养和战略规划能力,应当是时刻在国寿耳边响起的忠告。

 

3

监管驱动行业ESG信披进步

 

 

BT财经数据通发现,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2022年ESG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篇幅均较长、且内容详实,但横向可比性较不高。

 

在“关键绩效表”方面,可比性较好的一面是,中国平安和国寿均披露了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办公用品耗能等环境相关的指标,以及员工构成、绩效、培训等雇员关键指标。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两家公司都细化到了范畴一、范畴二等有标准体系衡量的程度。

 

 

 

国寿ESG报告关键绩效表(部分)

 

可比性仍有待提高的一面是,中国平安在关键绩效中还披露了几大子公司(如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的客户服务绩效表、信息安全和AI治理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情况、供应链绩效、社会公益绩效等更多方面的量化数据。在上述方面,国寿的ESG报告中也有提及,但详尽程度不及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ESG报告关键绩效表(部分)

 

ESG报告发展初期可比性不强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保险业,也存在于多个行业。监管的介入让这一问题有望解决。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12月下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

 

《中国经营报》等媒体报道,这份指南是国内首个聚焦保险行业ESG信息披露、即ESG信息披露框架和内容的行业自律性文件。

 

为了结合保险行业的特点,这份指南不仅参考了通用标准,还在此基础融入行业特色,如代理人管理和提升、可持续保险产品、保险资金绿色投资等。这样的细化可以让行业高质量ESG数据披露再进一步,进而提升保险业ESG管理能力。

 

《证券日报》在文章中写道,目前险企的ESG报告名称、框架,无论是相关内容和披露程度都不统一,存在缺乏可比性的问题,这一点有望随着指南的发布而解决。

 

在即将发布的2023年ESG报告中,各大险企会如何参照这一指南修改编写它们的ESG报告?在更标准的体系和对比之下,每一家又会闪耀出哪些亮点、暴露出哪些不足?2024年初的信披即将揭晓答案。

 

 

4

绿色长跑永不止步

 

 

信披的提升归根结底仍是为了促进企业提升ESG管理能力。对于保险业来说,当下的排名先后也仅仅是暂时的成绩。ESG工作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绿色长跑”,脚下的步伐不能停下。

 

无论是负债端(保费)还是投资端,ESG工作对险企而言都非常重要。

 

在保费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等风险,对寿险和财险公司而言都是越来越需要重视的因素。通过绿色投资,险企可以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进而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投资端,全人类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更是不断提高,绿色投资成为大势所趋已经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保险公司开展绿色投资,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胜率。

 

“绿色招牌”就是“金字招牌”。无论是消费者(投保人)还是投资者,都愈加关注公司的ESG表现。保险公司通过优化ESG披露,有望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关注ESG的受众群体,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

 

站在更高的社会责任角度来看,保险公司肩负“稳定器”的重任。积极参与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完善强化ESG管理能力,保险行业义不容辞。身为ESG先锋,保险行业如何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承载着市场的殷切期盼。

 

【ESG投资分析师点评】

 

中国人寿:

1.报告总评:《中国人寿2022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及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披露框架进行编写。报告涵盖内容全面,对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关键业绩均做出了合理披露,为包含投资者外的广泛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企业价值评估及相关决策信息。

 

2.分析师提示:本报告依据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已于2022年1月7日由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替代。此外,本报告主体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金融业负责任投资体系及ESG风险管理相关内容阐述不够深入。

 

中国平安

1.报告总评:《中国平安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参照了《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并基于行业属性根据可持续性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银行、保险、资管及托管行业)》,对公司将ESG因素纳入可持续业务以及风险管理等投资者普遍关注的事项给出了量化指标。

 

2.报告亮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报告主体内容除常规披露内容外,还涵盖了单独编制的TCFD报告,相对清晰的展示了公司的降碳路线及对应指标实现状况。此外,报告提供了第三方鉴证报告,为投资者决策参考提供了更准确的指标依据。

 

 

ESG投资分析师张骞:【北京交通大学、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双MB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FA认证ESG投资分析师】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

如有疑问及任何意见反馈

可直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送邮件到

btimescaijing@163.com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