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2月22日

注册 / 登录

靠地沟油 “逆袭”,中国凭什么重塑全球能源版图?

 

 

昔日餐桌 “毒瘤”

今朝能源 “新星”

 

在过去,地沟油曾是食品安全领域的 “毒瘤”。它从下水道中捞取,经非法加工后流入餐桌,含有重金属、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2010 年,一篇《围剿地沟油》的文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彼时,打击地沟油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

 

但如今,地沟油却实现了惊人的逆袭,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 “香饽饽”。这一转变,与全球能源版图的变革密切相关。

 

全球能源之变,生物燃油崛起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传统化石能源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绿色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众多绿色能源中,生物燃油因其可再生、低污染等特性,备受关注。

 

技术破茧,地沟油 “蝶变” 生物燃油

 

地沟油能逆袭成为生物燃油的关键原料,离不开技术的突破。2011 年,荷兰皇家航空首次使用地沟油提炼的生物燃油成功飞行,这一创举激发了全球对地沟油转化技术的研发热情。随后,壳牌、霍尼韦尔等公司研发出成熟的地沟油提炼技术,使地沟油转化为生物燃油成为现实。

 

地沟油中的脂肪酸甲酯含量较高,通过酯化反应可得到生物柴油,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燃烧性能,可直接替代传统石油柴油。此外,地沟油还能通过相关反应生产肥皂和洗涤剂,在航空领域,地沟油更是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重要原料。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每吨可至少减排 30%,一年可减排约 3300 万吨的二氧化碳,相当于一年植树 3 亿棵,停开近 2000 万辆经济型轿车。

 

中国:全球地沟油资源的 “超级供应站”

 

中国作为餐饮大国,每年产生的地沟油数量庞大,约有 2000 多万吨。这一巨大的资源优势,使中国成为全球地沟油的主要供应国。

 

早在 2012 年,荷兰公司就开始从中国进口地沟油,此后,欧洲从中国进口的地沟油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今,欧洲每天消耗 13 万桶地沟油,大部分依赖进口,其中六成来自中国。美国对中国地沟油的需求也十分强劲,2023 年从中国进口了 71.8 万吨地沟油,2024 年上半年就超过了 60 万吨。日本各大石油公司也纷纷与餐饮企业合作,大量收购中国废弃食用油。

 

贸易壁垒下,中国地沟油产业的 “荆棘之路”

 

然而,中国地沟油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国际贸易方面,欧盟曾对中国地沟油征收关税,美国也对中国地沟油的来源和质量表示质疑,并游说政府加征关税,这些贸易壁垒给中国地沟油出口带来了压力。

 

在国内,也存在是否应该继续大量出口地沟油的争议。一方面,地沟油作为绿色能源和战略物资,对中国自身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对生物燃料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特别是在 “双碳” 目标的推动下,航空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持续攀升。

 

创新驱动,地沟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密码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积极推动地沟油转化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在提高生物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产量和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同时,为解决原料 “小散乱”、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各地也在探索建立健全地沟油回收体系,如温州由生物柴油企业统一回收,上海建立餐废油脂全过程产业链闭环管理模式,广州实施废弃油脂收运处置特许经营等。

 

地沟油的逆袭,深刻地改变了全球能源版图,中国凭借庞大的地沟油资源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地沟油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积极应对全球竞争和政策挑战,确保在这一新兴产业中的战略地位和利益。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