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5年01月18日

注册 / 登录

华为和蔚来隔空互怼,李斌换电朋友圈为何还扩充了?

 

 

作 者 | T800

 

近日,华为终端BG CTO李小龙与蔚来副总裁沈斐的隔空对话,不经意间点燃了换电与超充之争的导火索。李小龙直言不讳地指出,换电模式犹如一个“沉重的包袱”,而沈斐则坚定回击,认为外界的误解源于对换电模式的无知。这场看似偶然的碰撞,实则是新能源车领域长久以来分歧的集中体现。

 

新能源车的续航焦虑,催生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换电与超充。换电能够在半分钟内完成电池的更换,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超充通过提升充电电流,缩短等待时间,让电量迅速回满。然而,这两条路径并非没有代价。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应用较多的是二轮电动车,换电模式凭借其高效的能量补充能力,成为外卖、快递等高强度使用场景的理想选择。换电柜的专业生产与国家强制标准,使其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更重要的是,电池租赁的模式,避免了高额的初始投资,对流动性高的用户群体尤为友好。然而,标准化难题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限制了换电模式的普及,使得换电站只能为特定品牌提供服务,难以实现电池的跨品牌共享。

 

新能源车企中,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超充模式,通过大幅提升充电电流,将充电时间压缩至极致。然而,这一过程伴随着巨大的发热量,对电池寿命构成威胁,并增加了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控制发热,必须加大电缆横截面积,降低电阻,但这无疑又增加了成本和技术复杂度。

 

在新能源车的征途上,换电与超充的博弈远未结束。它们不仅是技术的选择,更是对未来储能方式的探索。面对换电与超充各自的优劣,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会朝着哪个方向前进?

 

谁来解决换电标准化难题?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以蔚来为代表的换电模式已经掀起一股新浪潮。

 

想象一下,在繁忙的都市中,你只需轻按按钮,短短几十秒内,一辆电动车便焕然一新,满载能量继续前行。这并非科幻片中的场景,而是现实生活中正在上演的故事。据统计,截至今日,全国范围内,换电站的数量已经突破3600座,覆盖各大主要城市。这场换电革命的背后,汇聚了北汽新能源、上汽飞凡、蔚来、吉利枫叶、睿蓝等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身影,更有国家电网这样的行业巨擘加入战局。

 

在这场速度的竞赛中,换电时间成为了各家企业争相优化的核心指标。从几年前的几分钟,到如今有企业豪言“最快不到1分钟”,换电的速度如同火箭般飙升,直冲云霄。这一进步,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用户体验的飞跃,让快速补能的梦想照进现实。

 

对于消费者而言,换电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上的惊喜,更是经济上的实惠。车电分离的模式,大幅降低了购车门槛,而电池租赁服务则进一步减轻了用户的财务负担。更重要的是,换电模式还能对电池健康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安全无忧。同时,通过光储充放技术的应用,换电站有望化身虚拟电厂,实现能源的智能调度,为电网“削峰填谷”,描绘出一幅绿色能源的美好蓝图。

 

然而,换电模式的普及之路并非坦途,标准化问题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当前,一些换电站仅能服务于特定品牌,无法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业界正积极探索换电标准的统一。蔚来、吉利、长安等车企的合作,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标准化的推进,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将加速换电模式的市场渗透,让便捷补能成为可能。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换电模式是基于液态电池,另一个问题是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比如目前科技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固态和半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的未来,一旦动力电池升级为固态和半固态的时候,换电模式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固态和半固态电池需要精密的调教,换电后需要调整至最佳状态必须人工介入,换电整个过程会非常的麻烦。如果换电模式不能适应未来的固态和半固态电池,那么未来发展要画一个问号。

 

超充会是另一个发展路径吗?

 

超充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对传统充电模式的一次颠覆。广汽埃安、华为、特斯拉、比亚迪……越来越多的车企正加入超充技术大军。

 

广汽埃安已经亮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他们自建的超充站,让车辆在短短35分钟内,从电量的低谷跃升至几乎满格。这背后,是1000V超充系统的强大支撑,以及A480超充桩那高达480kW的充电功率。但真正的魔法在于“轮充轮放”技术与“120~480kW自适应大功率充电桩”的结合,它们像是一双智慧的手,精准地调配着每一滴能量,确保充电过程既高效又安全。

 

 

而华为带来的则是全液冷超充桩,一场关于热量与效率的技术迭代。600kW的最大输出功率,600A的最大电流,将“充1秒跑1公里”的神话变为现实。一辆普通电动车,只需不到10分钟,便能从电量匮乏恢复至活力十足。

 

私家车车主们越来越倾向“超充到家”,因为超充不仅意味着效率的飞跃,更是一场性价比的胜利。一杯咖啡的时间,足以让爱车满血复活,而费用上的亲民,让超充成为了换电之外的另一优选。尤其是在非高峰时段充电,那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对未来绿色出行的小小投资。

 

特斯拉、比亚迪、保时捷、小鹏、理想、极氪……这些新能源巨头们,正纷纷加入这场超充的盛宴。宝马与奔驰更是携手共进,计划于2026年前在中国铺设至少1000个充电站,7000根超充桩,这是跨国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也是对超充技术的一次豪赌。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亦不甘落后,广州、深圳、海南,一个个“超充之都”、“超充之城”、“超充之岛”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铺开。2024年,超充网络建设或将迎来井喷。

 

但是超充技术不代表没有缺点,超充技术通过提升充电电流来缩短充电时间,但这种模式存在发热量大、对电池寿命产生影响以及增加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升电流后充电接口和充电电缆会严重发热,需要通过增加电缆横截面积来降低电阻控制发热,如何能保证充电速率的情况下并保证安全,正是当下一众车企们面临的棘手问题。

 

换电模式会是未来吗?

 

提及换电,目前蔚来独此一家,无疑是话题的焦点。

 

然而,换电模式的光芒背后,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庞大需求。换电站要想达到加油站般的密集度,实非易事。成本成为最关键的一环。2023年,李斌的“千站计划”将蔚来的换电站总数推向2300座,但每座换电站的建设成本高达200万以上,加上人员、电池等运营费用,蔚来的财务报表因此承压。

 

换电模式虽已成为蔚来品牌的护城河,但高昂的成本如同双刃剑,既彰显优势,又带来挑战。正当蔚来在这条路上蹒跚前行之际,转机悄然而至。

 

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与蔚来携手共进,换电联盟的版图逐渐扩大。这一切,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春风。2023年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吹响号角,2024年将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发展,聚焦公共领域车辆的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的加持,犹如甘霖,为换电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蔚来的换电之路,虽因朋友圈的壮大而更显宽广,但前路依然漫长。成本难题依旧,换电模式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电池标准的统一。想象一下,换电过程就像给“诺基亚”时代的手机更换电池,需要车辆具备相同的接口与封装尺寸。但在这个核心领域达成共识,谈何容易?标准的统一,成为换电联盟难以跨越的鸿沟。若无法实现,换电站只能服务于少数车型,普及的梦想便遥不可及。

 

此刻,换电模式的未来是怎样的尚不明朗,采用何种合作模式,或将决定换电模式的命运走向。

 

超充与换电,两种补能技术路线,各自承载着希望与挑战。换电模式虽能提供闪电般的能量补充,但高昂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以及电池标准统一的难题,使其距离大规模应用尚有一段距离。“换电联盟”的兴起,虽初具规模,但仍需解决谁来主导的问题。相比之下,800V高压平台在标准统一和建设成本上展现出优势,但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仍有待突破。

 

实际上,超充与换电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相辅相成的伙伴。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尚未普及之前,两者应协同进化,共同探索一条最具性价比的发展路径。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壮大,呼唤的是多元技术的共生共荣,唯有如此,方能在未来的绿色出行版图上,绘制出更加绚烂的图景。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5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