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03月29日

注册 / 登录

要“调停俄乌冲突”的豫能控股,究竟什么来头?

 

一则谣传引发的投资者信任危机再次说明,做好投资者沟通和有效信披,对上市公司任重而道远。

 

文丨Han

BT财经原创文章

头图来源丨创客贴

 

绷不住了!一家郑州的上市公司要“干预俄乌冲突”?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对俄罗斯展开史上最严制裁,也无法阻止俄罗斯击败乌克兰的决心,俄乌冲突不仅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全球经济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其中包括能源危机、供应链危机、全球通胀高企等等。

 

6月30日前后,“一则新闻”震惊了市场,一家河南郑州的上市公司“宣称”要出面“调停俄乌冲突”。“据新闻显示”这家公司为豫能控股( 001896.SZ ),消息一经传出,各界纷纷感叹“这家A股上市公司能耐也太大了吧!”有网友直言:“笑到绷不住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碳中和板块整体上扬,其中23只股票上涨,豫能控股涨10.06%居首(截至7月6日收盘)。

 

这种天方夜谭,恐怕炒了几十年股的老股民也闻所未闻。这则传闻到底是真是假?传闻是怎样流出的?而处于传闻漩涡中心的豫能控股又是什么来头?

 

一则假消息引发的风波

 

豫能控股将要“出面调停俄乌冲突”的传言始于网上的一张截图,从6月30日前后开始疯狂在社交媒体和微博上传播,别说乍一眼看上去,这张图还真有点像通过正规平台发布的官方消息。

 

 

 

 

这则名为《豫能控股:关于将出面调停俄乌战争的公告》的“文件”显示,为了解决全球能源危机,豫能控股公司将出面“调停俄乌冲突”。

 

它甚至还有模有样给出了理由,是基于公司经营的考量,俄乌冲突引发了全球通胀率高企,也导致了世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运输距离变远和运输成本增高……

 

这个消息很快就引发了许多投资者关注,一个市值不到100亿元的A股公司想要“出面调停俄乌冲突”,怎么听都像是天方夜谭。BT财经翻阅了豫能控股的所有公告,并没有发现上述信息。

 

豫能控股也很快发现了事情不对劲,据媒体报道,豫能控股负责接听投资者咨询电话的工作人员透露,公司已经在第一时间注意到这则流传在投资者论坛的信息。

 

豫能控股随后发布了官方说明:“调停俄乌冲突”的传言实则是一则谣言。豫能控股官方还表示“股民应以公司公告为准”。

 

豫能控股负责接听投资者电话的工作人员面对质询,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那些舆论什么的,我们也没办法去管。我们公司怎么可能调停俄乌战争?”

 

那这则谣言又是如何传出的呢?造谣者是谁?又有什么目的?

 

据多方调查,释放假消息的并非他人,而是一位自称被豫能控股套牢了三年,名为“付小铜”的投资者。目前付小铜的账号在东方财富网上仍然可以被搜索到,有媒体统计从5月26日至6月29日的一个多月里,付小铜一共在豫能控股吧发帖78次,其中大多是看空言论,还不乏一些恶意的攻击。

 

互联网投资人马腾飞分析认为,不排除一些投资者用一些所谓的“内部消息”、“传言”来干扰市场达到自己获利的目的,甚至此前一些所谓的“传言”直接影响到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导致企业股价股价大跌、被市场看空,长期被套牢的投资者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用这种方法来扰乱投资市场秩序不可取,甚至有违法的可能。

 

不难想象,如果是一个对豫能控股尚无深入认知、想要在投资论坛进一步了解公司的投资者,看到漫天飞舞的荒谬谣传、恶意的诋毁谩骂,恐怕早已萌生退意了。

 

豫能控股是什么来头?

 

不管这则谣言对投资市场究竟造成了多大影响,最起码让豫能控股处在了漩涡中心。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豫能控股公司名为河南豫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郑州,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综合能源上市公司,主要业务集火力发电、新能源、抽水蓄能、煤炭贸易物流、综合能源服务于一体,由省级资本控股。在行业分类中,隶属于电力行业板块。

 

此外,豫能控股还有着国资背景。据企查查,豫能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河南省财政厅,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豫能控股的第一大股东。

 

据豫能控股2022年一季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里还有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领航投资澳洲有限公司-领航新兴市场股指基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以及严从华、黄明金等自然人。

 

随着近年豫能控股公司股价下跌,公司股东人数(户)也减少,从2021年1月的超11万户,降至2022年3月的约8万户,流失近3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豫能控股公司的业绩在2021年出现大额亏损,归属净利润从2019年、2020年的9792万元、4.89亿元转亏至2021年的-20.28亿元,业绩大变脸是因为2021年的电荒事件和当时动力煤价飙升。

 

这也印证了造谣者所称的“被豫能控股套牢了三年”,豫能控股出现亏损正是动力煤涨价最快的时期,也是中国电力行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时期。

 

豫能控股的主要收入由发电企业、燃煤销售和风电企业三部分构成。从营收来看,公司2021年营收稳步增加,从2020年的102.8亿元增长至119.1亿元,但营业成本从87.14亿元猛增至132.9亿元,回顾当时的动力煤价格从数百元飙升至近2000元,即便现在回头去看,我们也能感觉到当时电力行业面临的巨大成本压力。

 

最新的2022年一季报显示,豫能控股仍然在亏损的泥淖里挣扎,当季亏损4.624亿元。

 

 

 

 

豫能控股也在业绩预告里写道,公司预计利润大幅下降,是因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但由于煤价持续大幅上涨,企业收入与成本倒挂,导致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公司利润大幅下降。

 

大宗交易研究员魏方认为,近年来处于动力煤涨价比较快的周期,特别是今年动力煤迎来爆发,原因很多,最大原因就是限产,以及进口量的下降。而动力煤的主要用途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电力发电,而豫能控股因为成本上涨业绩受到了直接影响。

 

魏方分析认为,其实,能源成本端大涨还会传导到中下游产业链,全球应对策略都是通过放水刺激消费,将这种成本传导到最终消费者,但是在中国市场往往是由企业端来承担压力。我们可以看到A股市场大规模的制造业和金融业股价都在走低,比如格力电器、中国平安等个股都在走低,背后的原因就有成本端带来的输入性通胀没有让消费端买单,而是由制造业自己买单。

 

其实投资者结合豫能控股的国资背景,是可以理解豫能控股股价处于下行周期的。只可惜让豫能控股“出圈”的不是那份有理有据的业绩说明,而是那份不靠谱的“调停俄乌冲突假公告”。

 

豫能控股要学习格力电器

 

“那些舆论什么的,我们也没办法去管”——豫能控股负责接听投资者咨询电话的工作人员曾如此感慨,言语中透露出无奈。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BT财经注意到,更注意与公众沟通的企业,确实能够稳定投资者信心。即便股价下跌,投资者也不会轻易离企业而去。

 

先看豫能控股,在它股价随着业绩下跌期间,公司股东人数也随之减少了近三成,特别是谣言传播的6月底、7月初导致公司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再看格力电器( 000651.SZ ),公司股价下跌期间,股东人数(户)反而从71万攀升至近95万(如下图),业绩和股价经受挑战期间,股东人数不降反升,投资者“越跌越买”的情绪可见一斑——这无疑是对企业的莫大支持。

 

 

 

 

之所以能吸引投资者“越跌越买”,和企业的经营水平、信披透明度、投资者关系维护程度等多方面都有关系。在BT财经5月份发起的《上市公司财报满意度大调查》里,格力电器在投资者投票环节也名列前茅,显示出格力电器信披和投资者关系维护方面的认可度较高。

 

制造业行业研究员李明驰指出,纵观格力电器过去几年的表现可以发现,尽管受到销量不振、原料上涨侵蚀利润率等情况的波及,公司却总能第一时间通过财报等信披手段向市场进行解读说明,这对加强企业经营信息透明度和赢得投资者信心来说至关重要。

 

李明驰分析认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一直能做到在市场面前保持曝光度,还向公众推荐了一把自己的“助理”孟羽童,公司在直销渠道的布局和进步市场看得见、摸得着,上面这些通过信披、媒体报道甚至社交媒体等多渠道维护投资者关系的方式,无疑给公司形象带来正面影响。

 

即便格力时而深陷争议,市场也有耐心等待公司的官方回应。

 

除了格力电器外,BT财经《上市公司财报满意度大调查》显示,普通投资者对招商银行、海信家电、海尔智家、比亚迪等企业的财报满意度也较高。

 

李明驰指出,豫能控股陷入谣言风波再一次提醒上市公司,除了财报、公告外,有效地利用媒体、投资者交流平台等方式,与投资者和市场进行沟通,对于维护自身企业形象、有效传达经营动态、强化市场对公司的信心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投资者沟通:多么痛的领悟

 

除了豫能控股,A股里曾经因投资者沟通不到位而引发的“乌龙事件”还有不少。

 

2022年5月16日晚间,和而泰( 002402.SZ )一则标题为“2022年第一次临死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的公告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舆论一片哗然。虽然人们很快反应过来了这是将“临时股东大会”误操作写成了“临死股东大会”,但这触目惊心的用词还是吸引了不少吃瓜群众,犯下这一错误的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也因此被质疑执业水平,和而泰也是有苦说不出。

 

燃气和厨具品牌华帝股份( 002035.SZ )曾在2018年借势世界杯,推出“法国队夺冠华帝退全款”活动。本来赚足了眼球,但华帝公布的线上退款流程显示,“退款”不是“退钱”,而是“退购物卡”,还有线下消费者遭遇了经销商门店不给退款的现象,在当时一度引发央视、消协的注意,一场营销转变成为了危机,公司股价在当年7月末和8月初连续下跌。

 

 

 

 

2017年顺丰借壳鼎泰新材上市,2月23日多则《顺丰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并变更公司名称》的消息就开始流传于网上,然而蹊跷的是“壳方”鼎泰新材并没有更名。但即便如此,鼎泰新材也在当日开启了疯涨模式。次日2月24日,顺丰才是真正的在深交所敲钟,鼎泰新材更名为顺丰控股。

 

2015年“量子通信技术”这个物理概念一夜爆火,引发A股量子通信概念狂飙上涨,连带着当时一家名为“量子高科”的个股盘中一度涨停。事实上,这家“量子高科”是一家食品饮料企业,和量子通信完全没有关系,不知道这次乌龙当时让多少散户站在了高岗上。

 

在信息嘈杂的当下,对A股上市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验,无异于又加高了一个难度。一份简单到甚至不加盖公章的声明,或者一份深藏在上市公司数据库里的公告,早已无法满足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维护需要。

 

如此多的负面案例证明,能够长时间通过正规媒体发声、在危机出现的第一时间就给公众一个坦承交代的企业,才更有机会得到投资者的长期信任和支持。

 

不要等到“翻车”再去维护投资者关系和企业形象,那个时候恐怕真的为时已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