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04月28日

注册 / 登录

中国与东盟将于明年联合成立汽车行业委员会,共建二手车交易体系

12月2日,2021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线上新闻发布会在国奥贸促网(www.guoao2020.com)上召开。

 

中国与东盟将于明年联合成立汽车行业委员会,共建二手车交易体系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会长、丹斯里林玉唐,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副会长、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拟任主席、马来西亚车业总会会长、拿督许综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事业部副主任李婷等组委会领导出席会议,介绍了高峰论坛及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安排和筹备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介绍,2021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明年1月14-15日在国奥贸促网上举办,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和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共同主办、北京领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奥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这是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首次联合举办的二手车出口领域的专业高峰论坛,是中国和东盟行业人士用实际行动落实 RCEP 协定,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交流沟通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活动之一。" 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拟任主席、马来西亚车业总会会长、拿督许综文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交流,搭建起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二手车交易体系和标准,并成立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英文名称:CABA Automotive Industry Committee),为今后中国和东盟的二手车企业提供指导性服务。

据悉,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将隶属于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由中国和东盟十国相关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诚信经营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汽车生产商、经销商以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致力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促进区域内汽车产业的贸易往来与投资合作。总部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已授权北京领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中方秘书处。

得益于过去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红利,中国机动车保有量位列世界第一,今年9月已达3.65亿辆。不过,二手车交易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据中国汽车流通数据,2019年中国二手车全年累计交易量仅为1492.28万辆,亟需更多海外市场消化。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则有望成为中国二手车出口的重要潜在市场。

据许综文介绍,东盟汽车产业在近15年内快速崛起,汽车产量从2006年198.7万辆成倍增至2019年415.8万,汽车销量从2006年178.2万辆成倍增至2019年345.8万。截至目前,东盟在汽车工业方面的需求在全世界排名第五,年产销量约为450万辆,未来十年东盟很有可能突破千万辆交付额,成为全球汽车消费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5日,包括中国和东盟在内的15个成员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均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减少标准壁垒,这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众所周知,二手车跨国交易的产业链非常庞大,涉及到车辆交易、检测、出关、追踪、售后服务、转口贸易、金融保险、仓库存放等等一系列的环节,各个国家又有其特殊的政策和情况。对此,许综文表示,在RCEP协议的推动下,打通中国与东盟的汽车市场,不仅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淘汰过剩产能,还可以带动东盟的就业,实现经济共同繁荣。

在此背景下,2021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暨中国-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与时代意义。

"这是第一个连接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国际性的汽车行业委员会。"委员会东盟秘书处负责人李晓燕表示,在委员会东盟秘书处的积极邀请下,已经有数十家东盟本地车企将参与这次论坛,新加坡车业总会、泰国车业总会和柬埔寨车业总会都在积极联络当中,"相信在明年1月份的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会有机会跟东盟各国的汽车经销商和协会的同行们见面畅谈" 。

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会长、丹斯里林玉唐也对此给予厚望,他表示期待在明年一月的论坛上,中国与东盟汽车行业的顶尖组织与企业负责人能够一起探讨各国汽车最新形势与政策,对中国东盟汽车产业贸易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展望,把握机遇,共商合作,共赢未来。

【附:答记者问】

一、《南洋商报》提问:如今大马冠病疫情仍没缓和迹象,未来马来西亚的二手车前景如何?

许综文:这次疫情让全世界的车企受到了重大影响,马来西亚也是一样。马来西亚政府方面积极提出了多项方案,马来西亚车业总会也做出了积极的转型。马来西亚汽车行业过去多年来已经线上化,在网上协助车企发展。上半年,马来西亚汽车行业受到重大影响,不过五六月份开始,马来西亚政府推出了诸多政策协助汽车行业,所以下半年我们得到了非常好的业绩。

二、《中国汽车报》、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提问:2019年4月中国提出鼓励二手车出口以来,中国与东盟地区的二手车出口业务开展取得了哪些进展?后续需要什么标准来衡量?怎么组织相关业务开展?对于二手车这一"非标"属性突出的产品,未来东盟二手车市场如何建立监管及认证机制?消费者如何维权?

许综文:东盟各国对汽车进口的商务许可证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比如,马来西亚是根据欧盟认证指标,即使是二手车的进口,也必须要提供一些上路标准或者欧盟的论证报告。所以我们将要举办的这个高峰论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解释,不断要了解当地各国的市场需求和商务许可标准。

所以,我们在积极搜集东盟各国的要求,尤其是东盟有五个左舵驾驶国家,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菲律宾,中国可以直接把二手车运到这五个左舵国家,非常方便。今天中国汽车的工业发展已经达到世界国际水准,不论是轿车还是商务车,出口到东盟尤其是这五个左舵国家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只要了解当地政府各方面的需求还有海关、税务等等。

东盟向来是进口日系美系汽车。日本的二车车车况向来是比较好,整体整洁保持得很好,检测报告非常准确。所以我们也考虑说,通过丹斯里林玉唐的积极协助,把我们马来西亚这一套的汽车检测报告和汽车检测系统介绍到中国,通过可信赖的检测报告和线上交流,让每个国家更清楚每辆车的车况,可以在线上下订单或者招标,这是我们未来必须要全面展开的工作。

三、《星洲日报》提问:同业者该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困境?各单位希望能透过高峰论坛取得什么成果?

许综文: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去年刚刚准许了二手车出口,过去东盟汽车进口大都是通过日本或者欧盟,所以这次论坛(对中国东盟二手车交易的建设)非常重要。现在中国产能过剩,正在积极转型,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了很大努力,所以,中国产能过剩的二手车可以输出给东盟。

由于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的一个中心点,不论是语言、文化还是各个能力方面,非常适合这次建设,所以这次能够参与中国东盟二手车线上高峰论坛,我们将会积极做出努力,相信这次论坛将带来很大的成果。在此,我呼吁各界媒体朋友大力报道,让有意出口到东盟发展的中国企业积极参与这些高峰论坛,我保证他们将会得益良多,谢谢。

四、汽车之家提问:疫情对全球产生了重大影响,市场模式也在快速改变,东盟汽车行业委员会将采取哪些措施去激发二手车交易需求?

 

许综文: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习主席曾提出希望中国东盟贸易往来达到万亿美元。汽车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有助于早日实现万亿美元的大目标。重要的是,汽车行业将能带动周边经济增长,不单纯是汽车买卖,从上游制造生产到下游维护,提供了很多机会。

由于疫情,大家都积极通过互联网来交流,马来西亚同样也在推动,我们这次高峰论坛(也在线上举办),希望把这个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马来西亚五月中旬才局部开放,六月我们行业就积极恢复了,七月份不但恢复到以往销售额,更超越去年年底,同比增长18%,这就是通过网上交易沟通的新常态,从过去的ecommerce到现在的数字commerce,将带来很大的成绩,我相信中国东盟各国也会像马来西亚这样通过数字贸易能带来新常态,带来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五、《汽车产业周报》提问:马来西亚二手车汽车规模多大?商务规模多大?中国东盟产业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

许综文:东盟十国有五个国家是右边驾驶,五个国家左边驾驶。打个比方,缅甸过去每年单单从日本进口就超过12万辆二手车。这几年,东盟五个左舵国家由于经济改革开放,人均收入已经超四万六千美元,对汽车需求是双倍增长,目前新车产能或销售的需求大约是450万辆。在先进国家,二手车需求是新车的两倍,以美国为例,每年新车销售大约1500万辆,二手车则会达到4000万辆,2.5倍。所以,东盟十个国家,除了新加坡和文莱在经济方面非常强、需求高,以好的汽车为主之外,其他八个国家都还要进口二手车,尤其是经济刚刚起步的这五个左舵国家,对二手车的需求肯定会是非常迅速成长。

马里西亚的车业比较成熟,人车比例为1000:398,新车每年需求60万辆,是东南亚轿车需求最高的国家;二手车也比较成功数,每年需求40万辆,每天从英国进口不少,最高的时候每年进口4、5万辆。

刚才我提到缅甸,过去它们从日本进口,日本大部分是右边驾驶,之前由于中国限制二手车出口,从美国进口又比较严,所以被迫从日本进口右边驾驶。但从去年开始,缅甸政府不鼓励也不允许右边驾驶的二手车进来,所以去年中国开放二手车出口,是刚刚好、刚刚好踏上这个非常适合的时机,所以请各位媒体大力报道,让中国汽车企业朋友们能很好地运用这次机会,来积极发展,向东盟进军,带动共同繁荣。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