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市值蒸发千亿港元,创始人首富之位不保,海底捞怎么了?

By AWM
2021-06-24 10:10:20

文丨BT财经 AWM

继上周海底捞市值跌破2000亿港元后,6月23日,海底捞 $海底捞(06862)$  延续下跌趋势,截至收盘,报收37港元/股,下跌1.73%,市值为1961亿港元。相较于今年2月海底捞85.8港元的最高价,对应超过4500亿港元的市值,四个月间,海底捞市值蒸发近2600亿港元。

同时,海底捞旗下的颐海国际与海底捞走势一致,股价从今年1月26日148.3港元的高价,跌到如今只有51.4港元,股价跌超六成。6月23日,花旗下调颐海国际目标价至43.7港元,并维持"沽售"评级。

若按此评级,海底捞和颐海国际的股价还未见底,此后一段时间还将延续"跌跌不休"的走势。

受股价暴跌的影响,创始人张勇也失去了新加坡首富之位,位列新加坡富豪榜第四位。靠服务起家的海底捞,还有机会翻盘吗?

海底捞暴跌背后

有媒体报道,海底捞之所以暴跌,或由于海底捞内部人士此前向券商透露,公司4月的翻台率不到3次/日导致。

国信证券测算,海底捞单店翻台率的盈亏平衡线是3次/日,如果翻台率低于3次,海底捞将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追溯海底捞经营数据发现,在2020之前的三年间翻台率一直保持在4.9次/日,即便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较严重时,海底捞的翻台率还为3.3次/日,2020年全年翻台率为3.5次/日。

若今年下半年,海底捞翻台率没有明显起色的话,或许意味着经历了2020年净利润的暴跌后,2021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将再创新低。

翻台率下滑严重,则是海底捞快速扩张产生的副作用。

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中小餐饮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借此机会,海底捞开始疯狂扩张。2020年,海底捞全球门店共1298家,中国大陆有1205家,其余93家位于中国大陆以外的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新开门店为544家,相比2019年的768家,同比增长70.8%。

2020年之前,海底捞的门店已经完全覆盖一二线城市餐饮需求强大的区域,此次扩张的区域主要是一二线城市非中心区域以及二三线城市。但因受疫情影响,新开店铺不可避免受到疫情冲击,翻台率趋于收缩在情理之中。今年4月翻台率下滑至3次/日,可见并未完全摆脱疫情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份网络流传的会议纪要显示,张勇坦言去年扩张是判断失误。张勇说,去年6月,进一步扩店是自己盲目自信所致,当其清醒过来时,已经是今年1月份了。也是在此后,海底捞的股价持续下滑。

海底捞"到底"了吗?

市值跌下神坛的海底捞无疑在此刻正经历至暗时刻,海底捞已经见底了吗?市场有说法认为,4500亿港元是海底捞的泡沫,现在的市值才是"名副其实"的海底捞。

财报显示,2016-2020年,海底捞的营收从78.08亿元增加至286.14亿元,五年间营收翻近3倍,同比增速分别为35.63%、36.24%、59.53%、56.49%、7.75%。可以看出,2018年,海底捞增速最快,2019年虽保持高速增长,相比2018年下降3个百分点。"蒙眼"狂奔多年,海底捞终于减速了。

海底捞的营收结构来看,餐厅收入成为营收的大头,占95.9%,其中,一二线城市营收占比超六成,一二线城市受疫情冲击较大,截至目前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除。

为了提升业绩,海底捞也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涨价。财报显示,2020年海底捞顾客整体人均消费为110.1元,比2019年的105.2元增加5元。其中一线城市的人均消费金额从110元增加至116.2元,二线城市从99.4元增加至105.7元。

然而,消费者并不接受海底捞涨价。去年海底捞上调全线菜系,多数菜品价格上调1-3元,导致消费者在网上掀起海底捞涨价抵制潮,并登上微博热搜。海底捞迫于舆论压力,将菜品恢复原价。

不仅如此,因为高速扩张,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海底捞,服务质量并未随着门店扩张同步提升,客户群体也更加参差不齐。今年5月,还有媒体报道,一男子自导自演在海底捞吃出蟑螂登上了微博热搜。尽管是顾客个人行为,但已经对海底捞的品牌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近年来海底捞虽然将业务版图扩张至快餐、休闲餐饮、火锅外卖等领域,但效果并不好,火锅收入依旧占据公司绝大部分收入。靠涨价只能解一时之困,如果要翻盘寻找新的增长点才是王道。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BT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 Copyright 2024 BT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