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之后:钱有了,没人!
上周五(9月6日)央行宣布降准,效果立竿见影。今日(9月9日)开盘,A股即开启了普涨态势,上证指数再度回归3000点上方。因为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放在央行的资金更少了,这样它就可以把更多的钱,带给企业。
央行降准,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可是,钱来了,人却没有。
招人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这个职业,也早就跌下了神坛,不再是传说中的铁饭碗。比如在58同城等招聘网站上,尽管普通工人的工资,从3000多一路看涨到4000、5000,可还是有大量的企业招不到人,这究竟是为什么?
日前,《三农网》有一份调查,显示了关于服装厂一线工人离职原因:服装企业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是工人离职的最主要原因,薪酬福利不好(10.9%)和加班时间长(10.9%)分别位列二、三名。
其实,作为企业主,对工人工资提出相比过去,更高的薪水,既是值得,也是不得不如此。
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很多90后宁愿去跑外卖,去开代驾,也不愿意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做工人。很多曾经在工厂待过的90后,在离职之后表示,在工厂时间长了,人就会变得僵化。
但这其实并非唯一的重要原因。
工资低
十几年前,那时候工作进工厂,年轻力壮,肯干活,却不一定找到工厂肯接收自己。这才是常态。当时,如果想进一些有点实力的企业,甚至要给厂里的关键人物,送点礼走点后门。
一部叫做《外来妹》的电视连续剧,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它讲述了那些原来贫困地区的女孩子,为了能到一个工厂打工,不惜千里迢迢来到沿海发达城市。
下海打工,这曾经是很多当时年轻人的向往。这样的向往,在总有工人从某某的楼上跳下来之后,而渐渐变得荒唐。
工厂不再有吸引力,以至于任何超过原来工作量的任务,都有被嫌弃得可能。
本人在车间上班时,经常有老工人把自己的活计推过来。他们振振有词:
"以前的年轻人,工资2000多就干的很有劲,现在你们工资都快4000了,怎么一点干劲都没有?"
很多年轻人往往会一笑了之,那可能是他真领到了,和老板约定的工资数目。不然,他可能会顶一句:"您说的是招聘网站上写的,实际到我们手上的,真没那么多。"
很多工厂的老板,往往喜欢把薪水标的虚高,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很低。以小城扬州为例子,这里一般底薪只有2020元。请注意,这是各个用人单位写在合同里的。所以,很多老板口头承诺的工资,最后实际让工人拿到手上的,可能要打个对折。
而且,工厂的环境,永远是各种机器隆隆的声音,以及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粉尘。这些劣势,远远抵消了那一点点工资带来的诱惑。
除此以外,00后、90后作为新的消费人群,往往各种新的追求。这些远远不是,一个工厂组织内部的晋升机制,能够提供的。
新时代工人的向往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喜欢什么呢?
数据显示:2.3亿18岁到27岁的90后,大多"追求新颖、崇尚品牌、突出个性、注重情感与直觉"。经济繁荣的后果,是大家都在追求更大尺度的自由。比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工作方式。
很多90后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自由职业。他们开始做网红。笔者曾经就职于阿里巴巴在扬州优酷的客服中心,在几百号并不多的客服队伍里,竟然有数十几个主播。
他们作为互联网企业的客服,由于对行业特性的了解,自然而然就可以自己当个兼职主播。但如果把他们一天到晚,放在车间的流水线上,就既没有那个活跃思维,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了。当然,如果是计件工人,工资可能还高一点。
但这样高一点的工资,对于成家和婚恋来说,毕竟还是杯水车薪。
新时代的年轻人,总而言之,他们,都不愿意进工厂。
中国式世界工厂,我们规模化和多样化的生产,在世界上笑傲群雄。无论是苹果,还是特斯拉,都在中国建厂或者代工。但这样的实力,终究会因为后继乏人,而遭到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