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延养老险试点政策落地 养老体系“第三支柱”迎发展空间
6月7日,多家保险公司签发了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保单,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正式落地实施。被寄予支撑起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厚望的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迎来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所谓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允许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人在计算个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这是一种通过降低投保人当期税负来鼓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当前保险市场上虽然已经有不少养老产品,但都没有税收优惠。
具体而言,购买税延养老险产品每月在1000元以内(每年不超过12000元)的部分将可以税前列支,退休提取的时候再扣税。
以在上海工作的李林(化名,30岁)为例,其税前工资20000元,每月可以享受税延额度为1000元,个人每月实际承担了750元的投保金,国家每月让渡了税收250元。再假设李林购买的产品有30%放在收保底型产品B1账户(每月结算),70%放在B2账户(每季度结算),账户预期收益率4.5%。60岁之后领取养老金共领25年,李林一共可省税12.8万元。
又如北京人刘云,性别男,1988年出生,税前工资刚好是北京市职工平均月薪8467元,据此测算,每月可拥有的税延额度是508元,每月国家让渡税收51元。如果与案例1投保相同的账户,到60岁领取的时候,累计省税11905元。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已对首批经营税延养老保险业务的12家险企进行了公示。目前可以提供税延养老险的第一批保险公司名单分别是: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养老、新华人寿、太平养老、太平人寿、泰康养老、泰康人寿、阳光人寿、中信保诚、中意人寿、英大人寿等12家保险公司。
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包括收益确定型(A款)、收益保底型(B1/B2款)、收益浮动型(C款)共三类、四款产品。目前获批销售税延养老险产品的公司几乎都报批了全类型产品。
这些产品的区别主要在收益类型上。例如,泰康养老推出的税延年金产品包括收益确定型(A款)、收益保底型(B1/B2款)和收益浮动型(C款),分别对应3.5%的固定收益、2.5%的保底+额外收益,以及完全浮动收益。
按照规定,对A、B、C类产品,保险公司可以收取初始费,A、B类产品收取比例不超过2%,C类产品收取比例不超过1%;对C类产品可以收取资产管理费,收取比例不超过1%。
在产品组合上,在税延额度内和同一公司内,上述产品均可以自由组合,转换操作灵活便利。例如太保寿险A款、B1款、B2款、C款四种不同账户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可满足客户在不同年龄段对不同风险水平养老金积累账户进行配比调整的需求。
在不同情形下,税延养老投保流程略有不同。以中国太平洋保险此前公布的投保流程为例:企业统一投保时,由公司提供一张参保员工清单以及企业和个人财税信息,员工通过投保APP一键确认投保意向,完成投保。员工自己购买时,可下载保险公司APP,录入投保信息并完成投保,员工也可以通过官网、线下、营销员等多种渠道投保。员工家属投保时,投保人可以打开保险公司官网或者投保H5界面进行投保,然后登录中保信平台注册和激活个人账户,下载税延凭证提供给税务机关。
目前税延养老保险仍在试点期,仅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三地可以购买,在售产品来自6家公司,共有19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