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财经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京金信备(2021)5号】

2024年03月29日

注册 / 登录

处在破产边缘,瑞信银行要步雷曼兄弟后尘?

 

 

瑞士百年银行——瑞信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

 

近年来瑞信受一系列丑闻困扰,令公司名声受损,业绩也在下滑。财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瑞士信贷的总资产超过7,000亿;瑞信今年二季度净营收36.5亿瑞士法郎,同比降29%。瑞信股价从去年2月的14美元已经掉到4美元左右,从财富500强排名来看,近年也是一落千丈:2022年494名,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排在500强的前50名。

 

虽然近日瑞信高层不断在内部辟谣,称公司资本强大现金流充足,呼吁员工不要将日常股价表现与公司“强大的资本基础和流动性状况”混为一谈,但这些话雷曼兄弟在破产前也有过类似的发言。

 

至于瑞信到底会不会是下一个雷曼兄弟,目前全世界都说不准,全球金融行业在持续关注瑞信此次能否挺过难关之时,也在关注瑞信危机是否会引发更大的蝴蝶效应,目前来看,瑞信危机与英国养老金危机正在冲击全球市场,金融风暴阴影也在加重。

 

 

瑞信,下一个雷曼?

 

2008年9月25日,对华尔街而言是黑暗的一天。

 

清晨时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已经举着长枪短炮在路边等待。西装革履的白领精英们面色凝重,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写字楼内。出来的时候,每个人的手中都多了打包好的行李。

 

这一天,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由于投资失利在谈判收购失败后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拒绝出手拯救雷曼兄弟的做法受到巨大争议,资本市场信心崩溃,美股创下了“9·11”事件后的最大单日跌幅。

 

此后,美林公司和贝尔斯登公司在一年时间内相继被收购,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鼎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过往的十四年,雷曼兄弟破产一直是全球金融圈难以跨过的心魔,所有银行都畏惧步其后尘。但是,全球富豪们最信赖银行之一的瑞士信贷银行似乎深陷漩涡了。

 

当地时间10月1日,澳洲广播公司商业记者David Taylor在个人推特账号发文称:“据可靠信源透露,一家主要的国际投行在崩溃边缘。”这一则推文获得了多位投资人士的转发,各类猜测都指向了瑞信银行。

 

尽管David Taylor在2天后就删掉了这则发言,但相关消息被全球多家媒体转发报道,引发的市场担忧在短时期恐怕难以平复。

 

 

 

瑞信银行全名为瑞士信贷,成立于1856年,总部设在瑞士苏黎世,在全球有超过5万名员工,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业务横跨传统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私人银行、共享业务等。2020年,瑞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了1.41万亿美元。

 

近几年,随着连续的投资失败,瑞信的股价创下了30年以来的新低,今年内更是下跌超过50%。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数据显示,瑞信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指数在9月最后两周飙升50个基点,达到了250个基点,这是十年来的最高点,正接近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的水平。

 

据外媒报道,瑞信银行拒绝对市场传闻进行回应,但是在传闻发酵后,业务经理们纷纷向大客户及投资者重申公司有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表处于健康水平,市场波动均在掌握之中。

 

据称,瑞信还将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希·克尔纳撰写的内部备忘录提供给了部分高端客户,以此安抚客户情绪。

 

今年7月,瑞信银行进行了管理层改组,克尔纳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

 

在备忘录中,克尔纳将外界近期的传闻称为是“噪音”,强调不能把日常股价表现与银行强大的资本基础和流动性状况混淆起来,他宣称公司拥有接近1000亿美元的资本缓冲,并预计在今年内最高质量的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CET1)将继续保持在13%到14%。

 

结合现有的公开信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瑞信银行经营确实陷入了危机,但是没有走到雷曼兄弟那般的绝境,现有的传闻也不足以导致2008年的市场焦虑重现,但如果形势迟迟不能好转,一切也皆有可能。

 

当下,瑞信最需要重振旗鼓,提振市场信心。根据官方消息,瑞信将于10月27日正式公布其转型计划。

 

 

瑞信早已危机重重

 

长期以来,瑞士经济严重依赖金融业,为高端客户提供稳健、持续且传承性极佳的金融服务是瑞士的招牌,瑞士也因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

 

如果瑞信银行不能挺过危机,后续产生的影响足以撼动瑞士乃至欧洲地区的经济。

 

上半年,瑞信银行营收80.6亿瑞士法郎,同比暴跌36%。其中,财富管理业务的税前收入同比暴降74%,固定收益、股票销售、交易业务收入均下降三分之一,资产管理部门表现略好,但收入也下降了25%。2022年二季度,瑞信银行净亏损15.9亿瑞士法郎,环比扩大482%,远高于市场预期的亏损2.06亿。

 

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瑞信银行承认经营表现“令人失望”。瑞信将主要原因归结为“更高的诉讼条款和调整项目”,上半年动荡的地缘政治形势、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也给经营带来了负面冲击。

 

但让瑞信陷入经营困难的直接原因恐怕还是2021年的两次严重投资失败。

 

2021年3月,供应链金融公司Greensill宣布破产。

 

瑞信旗下的投资基金是Greensill发行的一系列证券的主要买家,瑞信甚至将Greensill的基金放在其提供的最安全投资产品之中进行销售。据悉,瑞信投资基金超过100亿美元。

 

事发后,瑞信官方称追回了70亿美元投资,还有30亿美元的损失待处置。这一事件暴露了瑞信不当销售的隐疾,瑞信对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了整顿,更换了部门主管,并将相关业务的监督权移交给其他部门。

 

同月26日,对冲基金经理Bill Hwang管理的基金Archegos爆仓,创下了单个投资者单日亏损超100亿美元的历史记录。

 

在调查中,Archegos基金被指控在不实际持有相关股票的情况下用衍生品间接对多只股票重仓超10%,避开了持有单一企业股权5%需要申报的证券监管规定。随后,美国司法部门以“操纵市场、电信欺诈和证券欺诈、共谋勒索”等11项刑事罪名逮捕了Bill Hwang。

 

据外媒报道,瑞信在此次“爆仓”中大亏54亿美元。瑞信在报告中承认并未充分落实内部监控系统,公司高管甚至是在爆仓前几天才了解到一些存在极大风险隐患的关键信息。

 

屋漏偏逢连夜雨。

 

今年2月,在民间反贪腐组织OCCRP的筹划下,瑞信银行1.8万个账户信息被泄露给几十家媒体。这次信息泄露事件一方面让瑞信银行被卷到了帮助贩毒、洗钱、腐败和其他严重犯罪活动的指责之中,另一方面也让许多大客户对瑞信金融服务的私密性产生了怀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客户流失。

 

6月27日,瑞士最高刑事法庭裁定瑞信未能充分监控账户使得保加利亚毒贩在2007年利用该行洗钱,瑞信就此成为瑞士历史上第一家在刑事案件中被判定有罪的大型银行。

 

 

“大而不倒”定律是否有效?

 

外界都在猜测瑞信目前的亏空有多大。高盛最新预测认为,瑞信在2024年面临80亿瑞士法郎的资金缺口。分析人士指出,瑞信管理层为了避免增资造成股权被稀释,更倾向于采取以合理价格出售部分业务,进行深度改革。

 

在此前的亏损中,投资部门有着逃脱不掉的责任,克尔纳上任后一直强调要精简投行业务,推动“精品投行”战略目标落地,将公司的注意力更多地回归到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之上。

 

据彭博社报道,瑞信正在寻找外部投资者来持有剥离后的投行业务部分股权。剥离后,这些业务将被打造成定位于精品投行的新公司,启用停用多年的品牌名称“第一波士顿”,业务收入绝大部分会来自美国。

 

10月6日,有消息称瑞信将出售其位于苏黎世金融区中心位置的地标性酒店Mandarin Oriental Savoy Zurich。这家酒店拥有超过200年历史,从今年初就处于停业整修的状态,这一消息得到了瑞信发言人的证实。据悉,该酒店资产价值约4亿瑞士法郎。

 

除此之外,瑞信正在考虑出售的业务包括:瑞士交易所母公司SIX集团的股份、西班牙上市投资公司Allfunds的股份、两家瑞士专业银行以及与美国运通合资的信用卡公司Swisscard。

 

外媒称,如果能顺利脱手相关资产,瑞信有望填补约45亿瑞士法郎的资金缺口,在乐观预期下,这一数字或正好满足瑞信的需求。

 

只靠着展现手里拥有的资产不足以稳定住市场的信心,瑞信也需要证明自己手中的资金还够充足,未陷入流动性枯竭的状态。

 

10月7日,瑞信宣布回购价值30亿美元的自身债券,瑞信表示:“这是符合我们管理整体负债构成和优化利息支出的方法。”这一举措确实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当日瑞信股价出现6%的上涨。

 

“大而不倒”是金融界生存信条之一,愈大的银行牵涉的业务范围越广,其影响的层面愈深,外界普遍认为瑞士官方会出手帮助瑞信度过危机。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近期都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瑞信的情况,确保其处在稳定运转状态。

 

10月5日,瑞士央行与美联储签订了超过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10月13日,双方又达成超6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

 

看上去,外界对瑞信突然暴雷的担忧可以放一放了。然而,雷曼兄弟破产的教训也让许多人心有余悸——风暴之中,没有任何银行是绝对安全的。

 

在关键时刻,牺牲一家公司来保全整个行业也是明智之举。如果瑞信后面继续出现连续投资失败和信息泄露等严重拖累瑞士和欧洲金融业的“大雷”,传闻中的同行业收购或合并也并非没有可能。

 

瑞信到底是走上涅槃重生的复苏之路还是一蹶不振,全凭自己的造化了。



微信公众号Newsweek网络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一号楼629

 

 

商务合作

周先生

Tel: +86-17743514315

Email: info@btimes.com.cn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领讯时代文化传媒 | Copyright ©️ 2024 财经时报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3396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380号 | 境内金融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京金信备(2021)5号

网信算备110106674807801230011号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BT财经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准确,但不保证数据绝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