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自称“国饮”,监管局:虚假广告,处罚30万
3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20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的典型案例,永和豆浆"光荣上榜",处罚款30万元。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的内容,永和豆浆违法的主要原因是自称"国饮",称其产品作为"国礼"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这一点与事实严重不符。
据悉,永和豆浆事发的原因是一篇微信文章。此前,永和豆浆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标题为《这杯国饮,果断攒了!》的文章,不仅自称公司的豆浆产品为"国饮"和"国礼",还在文章中多次写到"永和豆浆的产品作为国礼走进各国驻华大使馆"。
经过相关部门的核查,以上陈述与事实不符。而永和豆浆微信公众号之所以这么写,是因为其工作人员曾在非正式场合向使馆的个别工作人员赠送过该产品,但是这种赠送行为以及所送的产品并未经过政府授权,广告宣传严重偏离事实。这也是当前互联网广告的一个通病--喜欢"夸大"。
但永和豆浆这次夸得过头了,直接加上了"国"字号。其实,给自家产品加上一个"国"字号,无非是想让"国家"给自己当免费代言人,打上"国"字号,可比请几个流量明星代言带来的效益大得多,受众也更加广泛。
永和豆浆这如意算盘倒是打得好,却忽略了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也是要尊重法律的,更何况还踩到了广告的"红线"--企图将品牌拔高到"国礼"的高度,在"国家"这一版图上做文章。
永和豆浆的以上行为,混淆概念误导消费者,违反了《广告法》第二十八条中 "商品的性能、曾获荣誉等信息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以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等条款,因此被罚款30万元。
事实上,这并不是永和豆浆第一次因为涉嫌虚假广告宣传被处罚。去年9月,永和豆浆就因为发布虚假广告被进行行政罚款,时隔半年,再次因为违反广告法而被处罚。
其实,不仅是永和豆浆,还有许多互联网广告都存在过度夸大、混淆概念误导手中的情况存在。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3月13日披露的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还有好几起是互联网广告。
其中,元向(上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称自己是"国内全脑开发行业的先行者,亚洲脑力运动总会中国上海分会",与事实严重不符,而其宣传的对儿童智力的训练方法也没有科学依据和可证明的材料,对训练效果过度夸大。经有关部门认定,以上行为违反《广告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第(四)项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7.88万元。
如今,随着各种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人在网络上都可以成为发声者,企业利用社交工具和APP等发布商业广告、进行宣传已经成为常见的形式,同时也成为广告违法的高发期。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无论何种形式、各种方式、何种媒介,广告宣传应当真实、全面,不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