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 无人驾驶新时代
2月3日,格力电器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登记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格力电器转让的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已于2020年1月23日完成,在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后,公司正式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这一公告的发布,意味着格力电器历时近10个月的混改正式结束。以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管理层实现了对公司的全方位控制,格力集团也落得名利双收赞誉。高瓴资本则通过操刀格力电器这一重量级的混改方案,继续捍卫了自己PE一哥的江湖地位。
大获全胜的管理团队
始于2019年4月1日的格力混改大戏,最终落下帷幕。格力电器的体量、董明珠的光环及其与格力集团的矛盾,均让这一起股权转让备受外界瞩目。
随着原控股股东格力集团有关格力电器协议转让股份过户登记手续的完成,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正式变更为珠海明骏(持股15%)。由格力经销商组成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仍为8.91%,格力集团剩余持股比例为3.22%。按照公司2019年三季报所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数据,二者分列格力电器除深港通(陆股通)外的第二大、第三大股东。
自此,格力电器正式告别国资控股的身份,变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企业。
以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电器管理层被视为本次混改的最大赢家。通过一系列复杂而又精妙的股权架构设计,董明珠实现了对格力电器从管理层到董事会,再到股东大会的全方位强力控制。
具体而言 ,董明珠出资95%并作为GP(一般合伙人)控制格臻投资,格臻投资则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控制珠海毓秀,而珠海毓秀以GP身份控制珠海贤盈,珠海贤盈则继续以GP身份控制珠海明骏(持股格力电器15%)。自此,董明珠及其管理团队通过多达四层的传导,最终实现了对格力电器的间接控制。
此外,据有关机构测算,根据格力目前的股权结构及制度设计,未来的格力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可以有效争取到格力总股本28%的投票权支持。
至此,有关格力集团掣肘格力电器发展的担忧已经完全消除。说一不二的董明珠,也终于实现了对格力电器上市公司全方位的强力控制。2016年中小股东成功对否决董小姐关于并购珠海银隆议案的戏剧一幕,将不会再出现。
顺势而为的格力集团
格力混改的最终落地,社会各界均认为意义重大。而立之年的格力,亟待着一场变革。
作为目前国内白电行业的三强,相对于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布局,海尔电器的全球化战略,三十岁的格力,似乎还只能在国内卖空调。
随着国内空调行业进入存量时代,格力2000亿营收规模的空调业务已然遇到了天花板。2019年前三季度,格力空调业务的占比仍然高达80%,但老对手美的集团已经将空调业务收入降到50%以下。
与此同时,格力空调在线上销售市场份额仅排第三,落后于美的与奥克斯。在线上销售总体占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格力在空调行业一哥地位正遭遇着美的空调强大的挑战。
在出口方面,格力则逊色于海尔与美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海尔智家海外出口占比47.01%,美的集团为40.39%,但格力电器仅为16.7%。尽管这与格力空调国内市场份额较高有关,但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看,格力电器业务整体布局及综合抗风险能力均较美的与海尔低一个层次。
产品的单一与海外市场的弱势,让格力电器在目前的白电三强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从营业收入上看,2019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以2209.18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一,大幅超越格力电器同期1550.39亿元的收入水平。海尔智家营业收入1488.96亿元,与格力电器相差无几。此外,格力电器4%的同比增长速度位列白电三强中最后一名。
一度向多元化转型的格力,收获的只是经验与教训。无论是格力手机还是芯片,均没有实际意义的突破。这背后,公司相对呆板的治理结构,被视为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市场化方式来优化格力电器的治理结构,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对格力的呼声.
坊间种种关于格力集团与董明珠之间矛盾的传闻,一度也让格力集团背上了干预格力电器发展的罪名。种种压力之下,地方政府似乎顺应了这种民意与呼声,最终让这场史无前例的股权改革得以成行。
此时选择放手的格力集团,也算是名利双收。当年所投入的几千万资金,如今成功已416亿元的天价回收。若再加上格力电器历年慷慨的分红款,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身上的投资获利已达千倍之巨。面对着格力电器目前营收增长缓慢、多元化业绩不佳的诸多困境,格力集团背后的珠海市政府愿意为了释放企业活力而放弃控股权,被广泛誉为开明之举。
备受期待的高瓴资本
此前,高瓴资本与厚朴投资同时入选格力电器混竞选资格。在经历一些曲折之后,最终是高瓴资本旗下的珠海明骏以416.62亿元的代价成功入主格力。
分析人士指出,珠海政府之所以选中高瓴资本,在于其未来或能给格力未来的多元化发展、线上销售及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带来帮助,这都是格力电器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与此同时,借力高瓴资本庞大的资本触角,让略显古板的格力电器换发新的生机,也成为广大投资者一种新的期待。
2018年底,在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后,董明珠又立下了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的新目标。若要实现这一目标,格力既要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也要在国际市场方面实现快速突破。
作为曾经投资了腾讯、京东等众多优秀企业的高瓴资本,拥有着丰富的行业资源,或在格力目前仍显生疏的物联网、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给到实质性的帮助。高瓴资本曾经助力蓝月亮与京东牵手、助力百丽搭建线上销售网络的经实力,也让人对格力电器的线上的突破有所期待。
与此同时,拥有着国际视野的高瓴资本,或能给格力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给与助力。据称,正是因为高瓴资本的牵头,让腾讯在印尼顺利发展微信业务。目前,印尼版微信已经成为当地主流的社交平台之一。
而对高瓴资本而言,通过操作格力电器这一案例,再次捍卫了自己当下国内PE一哥的地位。
除了期待高瓴资本能给格力业务拓展带来实质性帮助意外,其与格力电器磨合问题,也是外界强烈关注的话题。董小姐的形象与影响力,已然成为格力的一块招牌,给格力带来了不少的流量。但其过于强硬的个性,对格力电器来说也意味着某种风险:当年的"珠海银隆"收购方案,若没有中小股东的否决,或已给格力带来一个巨大的亏损窟窿。
目前看,高瓴资本对格力的管理层仍是以安抚为主,并不干预公司的实际经营。也有分析认为,上述为实现管理层控制而精心设计的股权架构之所以能通过,也在于高瓴资的最终入局本就离不开格力电器管理层的支持。平稳过渡之后,高瓴资本是否会对董明珠的权利进行某种制约,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混改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有效结合与分离,消除矛盾,形成全力。在这里,哪一方都不能拥有"绝对权力"。毕竟,老祖宗的中庸之道,才能确保是企业的长远发展。希望已经彻底进入管理团队主政时代的格力电器,能够为今后国企混改提供一个好的榜样。
(作者为私募基金行业研究员)